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依托市非遗传习馆开展活动,开设戏曲老茶馆,引入多种演艺形式,在国庆期间精心准备了9场精彩演出,满足广大市民和来渭游客多层次、多元化及不同文化喜好等需求,举办了一档集综艺、戏曲、影视类等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活动参与团体不仅有一枝独秀的市秦腔剧团,还有百花齐放的市区自乐班,更有电影公司放映的戏曲老片,精彩演出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2019-10-11“非遗挖掘和保护,这条路我走了30多年。”现任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的王智,长年跋涉在西安非遗抢救保护第一线,与非遗结缘30余年,他一路见证了我市非遗保护的发展历程,也一路成长为非遗领域的专家,被誉为“行走的陕西非遗百科全书和非遗搜索引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环节,普查、挖掘、记录、宣传、研究等,从
2019-10-10新华社西安10月7日电(记者姚友明)在脱贫攻坚中,陕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抓手,盘活腰鼓、皮影和竹编等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还拉动了当地就业,带动了百姓致富。
2019-10-08摆起长桌宴、喝上摔碗酒、体验做吊罐肉、在乡愁馆寻觅久违的生活点滴……今天(10月1日),由陕西师范大学指导建设的全省首个非遗小镇乡愁馆在岚皋县四季镇杨家院子开馆,“巴山样子•杨家院子”国家AAA级景区和国家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牌也正式向外界推介,这个“ 十一”假期,岚皋省级非遗小镇喜事多。
2019-10-08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秦腔经典剧目《游西湖》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及全国巡演60周年。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秦腔花衫行当的杰出代表、秦腔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马蓝鱼亲自担纲总导演和艺术指导的传承版《游西湖》,于9月27日、28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与古城观众见面。
2019-10-08古都西安是个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如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包含传统技艺、传统美食、传统戏曲、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等历史文化内涵的非遗在文化旅游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让文化旅游能真切实现“那山、那水、那空气,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化体验。那么,西安非遗如何突破开发利用的瓶颈,在文旅融合的大势下更好的实
2019-10-08随着大锣粗犷的开场,清脆的马锣紧跟其后,大镲碰击,小鼓嗵嗵,大鼓咚咚,板鼓叮叮,欢快跳跃的声音中透露着喜气洋洋之意。之后便是三弦、二胡、唢呐、碰铃等弦乐的过门,以及电子声乐的伴奏,如细水长流似轻盈蜿蜒。在那欢快悠扬的声乐中,一男跺脚蹬腿套驴上场,一女甩手帕扭扭捏捏出场。
2019-09-30为大力发展我市夜间文旅经济,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全面打造“不夜渭南城”,促进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满足广大市民和来渭游客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落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实施2019“不夜渭南城”系列活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国庆期间除正常免费开放外,还将安排9场展演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走进非遗展示传习馆参观欣赏。
2019-09-2981岁的胡安民已是第六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一次,他和儿子、10岁的孙女还有热爱花样跳绳的中小学生一起参加陕西非遗花样跳绳的表演项目。在西安,跳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花样跳绳不同于传统跳绳,而是融汇了舞蹈、武术、杂技等技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胡安民的带动影响下,花样跳绳在西安周边地区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展。
2019-09-272019年9月26日上午,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陕西丝路非遗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匠心传承、创新筑梦”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
2019-09-279月24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梦榆,科技教育处处长邱轩洛、副处长邵新军等领导,对陕西省文化馆的社会艺术考级和数字化工作进行调研,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洪济龙,副书记、副馆长杜俊杰等领导参加调研工作会。
2019-09-26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承最好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包括国画、戏剧、书法、民俗等等;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历史悠久,陕西文化资源富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