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右一)在周至哑柏地区调查陕西民间刺绣 图片由本人提供
王智 记者 李安定 摄
“非遗挖掘和保护,这条路我走了30多年。”现任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的王智,长年跋涉在西安非遗抢救保护第一线,与非遗结缘30余年,他一路见证了我市非遗保护的发展历程,也一路成长为非遗领域的专家,被誉为“行走的陕西非遗百科全书和非遗搜索引擎”。
结缘非遗30余年 非遗保护的办公桌在乡野
记者初见王智是在动态风筝大师张天伟的工作室里。这些年,王智不是每年有近百天下乡做调研,泡在民间艺人家里,就是应邀做各种非遗讲座,你很难在办公室见到这位喜欢“四处溜达”的主任专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环节,普查、挖掘、记录、宣传、研究等,从第一天起,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挖掘者和记录者。”王智说,非遗保护的办公桌在乡野、在院落,这是一个需要围绕民间艺人和传承人转圈圈的工作。挖掘是非遗保护链条上的第一环节,最重要也最需要深入基层。
1988年,王智被分到西安市群艺馆工作,他最早接触的就是民间文艺集成编纂调研和乡村文化调研。“那时不叫非遗,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我跟着前辈老师走访了许多人。”王智回忆说,那时非遗没有现在的关注度,没有手机、网络,录口述用砖头似的三洋卡式录音机,装着大包的磁带。下乡常常就是骑自行车和坐远郊公交,还经常坐蹦蹦车,颠簸在各个村落之间。
2000年,王智赴韩国学习,在成均馆感受到庄严的祭孔礼仪,给了他很大触动。那年在韩国举办的世界文化博览会,80多个国家的民间文化汇聚一堂,也深深震撼了他。当时33岁的王智认定,以非遗保护为终生事业。
2003年,在老前辈帮助下,王智开始奔走于各乡间村落,他每年几乎有1/3的时间在下乡。“现在的技术和设备,为非遗挖掘提供了很多便利。”王智说。一根录音笔、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照相机、智能手机加互联网,这些高科技工具成为他的工作伙伴。
16年来,王智先后走访调查过5000多个民间艺人,跑过3000个村庄,存有4000多位老艺人的电话,足迹遍及全国。他用坏了数个相机,用坏过多支录音笔,录音、录像、照片资料填满了30多个硬盘,还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为非遗博物馆收集实物2万余件,整理了350万字的非遗濒危抢救传承人口述史,出版了《关中老作坊》《西安非遗》等专著。
参与抢救性保护 见证西安非遗保护进程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推动非遗保护工作。2006年中国正式设立文化遗产日,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遗名录不断在申遗热中建立和完善,各地全面开启非遗保护之路。
2003年西安举办了首次民间工艺展览;2004年省上举办首次陕西民间美术观摩展,西安荣获14个奖项;2006年中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9年9月西安市成立非遗保护中心;2012年5月成立西安市非遗博物馆……从自觉收集记录到有序发掘整理、传承保护,“痴迷”非遗的王智,也参与和见证了西安市非遗保护进程的几乎所有里程碑。
古法造纸、牛斗虎、古法榨油、秦腔脸谱、结绳香囊、动态风筝、道情皮影、碗碗腔、鱼化寨泥叫叫、炮里花灯……因王智等人挖掘推荐为非遗项目的老手工艺和地方民俗项目数不胜数。在多年的田野调研中,他与许多民间老艺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王智说,让他最难忘的是与临潼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卢学林的相识。两人2005年第一次见面就在临潼火葬场,卢学林当时在火葬场当司仪。王智趁着卢学林工作间隙做了两个多小时调查,两人一见如故。王智四处奔走呼吁关注道情皮影戏,鼓励卢学林建起皮影社,坚守非遗传承。“有一年过年,他在西安大唐芙蓉园连续演出了17天,特别高兴,他说一定要带着皮影走出国门。老人2017年去世时,我到和他初见的火葬场送他,五味杂陈。”王智说,非遗保护是以人为核心的,传承人的离去对非遗保护来说是最大的损失和遗憾,或许某个百年遗存的文化形态也就因此人亡艺绝,因此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如今,大众对非遗在认识上比以前提高了,传承人受到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王智说。16年来,粗算下来,王智走访过的艺人中,经过上下共同努力,至少有二三百名艺人被成功推荐申报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代表名录的传承人,一些民间艺人的生活轨迹,一些传统文化的命运,也因他发生改变。
王智说:“非遗工作从无到有,到现在越来越好。这是关乎中华民族文明延续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传承人的期望与信任,这是多年以来让我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路的原始动力。”
从挖掘者记录者到传播者 让古城文化根脉触手可及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许多省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尝试。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普及,也为西安非遗保护开拓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
从2006年开始,西安市开展非遗普查。期间,调查人员和专家学者走村入户进行登记、记录、摄影、摄像。摸清非遗“家底”后,6卷3000多页的《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成形。截至目前,我市非遗项目列入市级名录的有192项、省级名录101项、国家级10项,其中西安鼓乐成为“世界级”项目,在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如同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珠宝,借助高新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会有更好保护效果。应该尽快建立西安本土的‘非遗大数据平台’和抢救保护的数字化工程,用大数据的眼光来看西安未来的发展。”王智说。近年来,王智开始受邀参加各种公益讲座,开始从一个挖掘者、记录者转变成一位传播者,把亲身经历、所感所想,和众人分享。值得王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心非遗文化,年轻人的热情与活力让他看到了非遗的未来。
“非遗体现的是对生命与精神的延续、对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关注,对历史与未来的关注。”王智表示,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积淀不仅蕴藏在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中,还蕴藏在人民群众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这些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的根脉与灵魂。
非遗保护的视野决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域,这些年,王智不断走出陕西、走遍全国、走向“一带一路”,希望学习借鉴更先进的保护经验,他说:“老艺人给了我们力量,非遗保护事业给了我们充实的生活,强盛的国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心钻研事业的温床,我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谦逊的心,在西安非遗挖掘、保护这条路上,做一盏长明灯。”(记者 王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