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Ⅲ-31
申报人/申办单位: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潼关县位居陕西省关中平原最东端,秦晋豫三省要冲,南依秦岭,北瞰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形似盾牌;三级地貌,台阶状东西横列,南部秦岭山地,中部黄土台塬,七大沟系南北纵割,北部是黄渭河岸及滩涂。
潼关古战船始于黄、渭河古代水战之实际需要,后演化、传承为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黄渭河岸高桥乡、秦东镇一带,高桥、税村两村为主演区域。
潼关因河而险。秦末,黄河流域的水战已渐频繁。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军在陈地(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政权,派三支大军向秦都咸阳进军,其中一支水军由大将周文率领,战船千乘,由渑池逆水而上,攻破潼关,直逼戏亭(今临潼新丰镇东之戏河一带)。秦政权由此加强潼关防守,故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秦由南部武关一线入秦。后曹操、马超潼关之战,歌舒翰与安禄山潼关之战,王镇恶恶、姚绍潼关之战等,都曾发生激烈的水上战争,杜甫《潼关吏》诗云“哀哉桃林战(桃林即潼关之古称),百万化为鱼”,极言潼关水战之惨烈。有水战必有战船训练,唐许敬宗《奉和圣制.入潼关》诗曰:“济潼行万乘,临河耀六师”,描绘了潼关水师战船的宏伟气势。
艺术源于生活,惨烈的水上战争和频繁的战船训练,浸润、目染了当地居民,逐渐孕育、诞生了战船艺术,加上退伍士兵的融入和指点升华,战船艺术逐渐成熟。东汉顺帝时,司徒刘宽是潼关高桥人,相传家乡庆典中即有战船表演。由此,潼关古战船艺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末,西汉时期。
古战船表演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流星、铁鞭开路和静场,二是竹马先行,三是战船表演,四是舞狮舞龙,五是锣鼓助阵,渲染战场气氛。表演首先由铁鞭、流星舞姿静场,接着是竹马由“马彪子”引路表演,古战船随后,古战船表演规模较大,每次演出参战人员一百多人,形式别具一格,表演独特,它同一般的“采莲船”、“旱船”、“水船”、“双人唱船”、“子母船”,有明显的区别。它所装扮的是古时水上的征战故事。如“单刀赴会”、“鄱阳湖”、“草船借箭”、“火烧战船”等内容。其装扮奇特。其中有假有真,不同一般。首先给演员依人物勾画脸谱,其次,演员双手提船掌舵,在演员身上和船上装假臂、假手、假脚、假腿。有的扮成立势、悬势(称武势),有的扮成坐势(称文势),使各个演员扮成不同的文官武将。有的执令掌印,有的持枪弄棒,船、人浑然一体,表演时,演员双手提起船架,真腿走路,船四周绸缎飘逸,假腿置于船上,仿佛演员坐在船上一样。演员行圆场步,讲究船行平稳、潇洒。高手表演,在船头放水一碗,船行自如,如水中漂行,而船头的水不洒半点。尤其夜间表演时,战船灯光忽明忽暗,影影焯焯,加之彩绸行走的飘逸,给人增加了神秘感。战船在锣鼓声中,列成各种图形行走表演,酷似水上行舟,场面壮观异常。大有古代水战磅礴之势,使人身临其境,感慨惊叹。表演队型有“梅花阵”、“金龙阵”、“剪子花”、“满天星”、“跑8字”等等。
古战船流传至今,共经历了十代传人,现存战船谱系第一代传人师万山(1635年生)等6人和第二代传人董景胜(1665年生)等2人,第三代传人董庆河等2人,均生活于明洪武七年到清雍正四年的军制时期充分说明战船艺术是由战船训练深化而来的。目前古战船的主要传承者为第八代传人井随利、李振鹏,第九代传人张红卫等人。
潼关古战船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