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Ⅲ-33
申报人/申办单位:西乡县文化馆
西乡县贯溪村至今仍流传着一种既土生土长,又十分独特的民间歌舞剧——地围子。
贯溪村位于西乡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占地24.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25户,总人口1447人,耕地面积1708亩。该村座南朝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白龙镇隔河相望。这里原是西乡县通往安康的重要码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西万公路和阳安铁路的通车,航运逐渐衰落,偶见零星木船航行。至今仍靠一艘渡船连接贯溪村与外界的往来。
历史沿革:
贯溪村现有安灵寺一座,据说建于唐开元年间,庙上镶有碑石一块,碑文载:先年风雨不调,五谷欠收,众姓人等同立青苗土地冰雹将军神会演戏酬谢神灵,报答神恩。落款是:经理首人刘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仝立。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村渡口船桥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年春节耍灯时,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地围子等节目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耍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由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灯会的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和架桥。刘寅是清代秀才,其子刘世秀,孙子刘代儒都是地围子的崇拜者。刘寅在清光绪年间出任灯会会首,地围子十分红火,每年安灵寺庙会和春节都要演出。白勉峡、三郎等地还有城里的县太爷都曾下过帖子。
据县志及历史资料记载,清道光年间,该村的张天甲、张天胜两兄弟已是地围子的著名艺人。张天甲生于1846年,他戏路宽,嗓音清脆,生、旦、净、丑样样熟。据其孙张景清讲,1938年正月,82岁的张天甲自觉身体不佳,让他背到村子上演了《坐官》和《王婆骂鸡》两出戏。晚上回到家中才手把手地将《骂鸡》传给了徒弟刘代才,终将这出戏保留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县剧团曾将地围子《鲤鱼招亲》改编加工成山乡剧参加了省、地汇报演出,并获得奖励。1957年老艺人韩德焕师徒五人带着地围子《柳二姐赶会》参加了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获演出集体二等奖和个人奖。1979年专业文艺工作者在地围子的基础上创编了《送郎当义兵》获省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为地围子的发展繁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化艺术特征:
地围子的表演以男女形式的“颤步”动作构成独特动律,特别是女性的闪膝和两臂前后的小摆动,突出了腰胯的扭摆,具有陕南女性柔美优雅的风韵,而男性的“弹腿扑步”、“大拜三拜”、“青蛙晒肚”等动作则显得洒脱、幽默。其中吸收了戏曲、杂技、武术的动作和一些生活动作的模拟。如“采茶”、“撑船”等。
地围子的音乐包括打击乐演奏和歌唱两部分,打击乐除用于开场、结尾和演员上下场外,还作为唱段之间舞蹈表演的伴奏。歌唱部分吸收了当地民间传统的小调、花鼓调等。加上有机的运用帮腔,衬腔和打击乐的灵活伴奏,既烘托了气氛,又增添了热烈欢快的鲜明地方特色。
传承谱系:
旧社会,贯溪村主要住着刘、韩、王、张、李五姓人。老艺人韩世清回忆:他的太爷(名不详)在明清时,便任灯会会首,曾组织过安灵寺庙会(船桥会),以地围子为主要内容的春节灯会,之后传给祖爷韩成×,祖爷传给爷爷韩文仕(清代秀才),传到父亲韩德焕这一代,吸纳了民间戏曲、杂技、武术等动作,丰富了该舞蹈内容,并将地围子一并传给了韩氏两兄弟(韩世秀、韩世清)及干儿子李厚壁,三人又吸收了民间的各种小调、端公调、八岔子音乐等,进一步丰富了地围子的内容。
在历年的春节活动中,贯溪村民刘代儒、刘银花追随耍灯队伍走家串户自学成才,后经韩德焕、李厚壁指点,成为地围子的主角与韩世清等同台演出,为该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发展状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间信仰逐渐淡化,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导致民众倾向于个人收益,追随现代化生活方式,而民间艺术形式后继乏人,加之该舞蹈沿袭“传内不传外,传亲不传疏”的习俗,至今只在一个村中流传,故濒临失传。
2007年,西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调查、了解、走访地围子老艺人,组织座谈、研讨、挖掘、整理有关资料,并聘请年近70岁的老艺人韩世清回忆演示,组织县剧团青年演员,通过老艺人的传、帮、带及近三个月的培训学习,终将这一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舞蹈以崭新的姿态重新搬上舞台,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