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Ⅳ-23
申报人/申办单位:旬阳县文化馆
旬阳人文历史悠久厚重。远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秦时设关,西汉置县的旬阳,因处于楚秦蜀交界地带,其荆襄文化、巴蜀文化、汉水文化、南北文化兼容并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曾被誉为陕南的小戏之乡、民歌之乡。
据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阳县戏剧志》记载,旬阳县自明末清初就开始演出道情戏,班社众多,艺人辈出。到了清末民国初期,旬阳各地都有道情戏班社常年演出。目前,我县仍有10余个班社活跃在乡镇演出,主要分布在旬阳的城关、棕溪、蜀河、关口、吕河、赵湾等乡镇。
道情是旬阳影戏的主要剧种,据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阳戏剧志》记载,道情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原为徙歌。道情又称皮影戏、小戏儿等,主要流行在旬阳与关中语音近似的广大地域。据传,早在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有个名叫白米虫的人将道情戏由关中带至商县并流传于安康、旬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康西路人赖世魁从关中学会道情戏,回来后建立道情皮影班,聘人整理剧目流动演出。自此,道情皮影戏唱风日盛,广为流传。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旬阳的赵家班远近闻名,常年活动(《陕西戏剧志安康地区卷》记载)。
据1996年出版的《旬阳县志》记载,民国时期,以县城张喜娃子最有影响,民间素有“皮影子打架,喜娃子说话”之说。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唐炳勋部驻防旬阳时,曾将张喜娃子的唱腔用钢丝绳录音机录音,以致旬阳人连呼唐盗走了本县的“宝”。又传旬阳当时名宦李啸风,对喜娃子唱的《白玉奴挂画》非常赞赏,其言“文词优雅,唱腔逶婉”。另一与张喜娃子齐名的皮影艺人为庞世堂,与张喜娃子同出一师(庞之父)。庞自幼从父学艺,无论是“拦门”,还是“场面”(即文武场),样样精通。1957年参加省、地两级“皮影戏”汇演《打蛮船》连受嘉奖,陕西日报做了消息报道。
旬阳道情曲种与关中道情曲种同为一系。系以板腔体为主,兼一当地小调和其它地方戏曲牌的一类由说唱音乐过度为“影戏”的剧种之一。
有造诣的艺人们,很讲究唱腔和器乐的配合。其唱腔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细腻,或高昂激越,或缠绵,或愤怒,或悲切,或喜悦,或诙谐,峰谷跌荡,起落有致,令人忘神入情。其乐器接腔送调、烘托气氛,准确切贴。或布阵列队,或鏖战厮杀,或情深意长,或仇恨万般,或幽静,或喧闹,或宏大,或细致,无不恰到好处。道情腔调更有特色者是 “麻黄”,每种板式一段唱词后,全台艺人合唱一腔,其韵逶婉,其调清澈,其势浑然,其情沉厚,每遇静夜作唱,回荡街巷,萦绕村野,可谓三日不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旬阳道情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科目也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境地。能够演唱的艺人已是屈指可数,很多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离去也是一种民间艺术的极大损失。因此,保护和传承旬阳道情音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近年来,旬阳县文化旅游局局积极开展调演活动,给部分道情皮影社颁发了演出许可证,鼓励其积极走向市场,这些做法对挖掘、继承、繁荣旬阳道情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培养道情戏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