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Ⅳ-23
申报人/申办单位:扶风县文化馆
扶风县地处宝鸡市辖区的最东端,是宝鸡市的东大门,东接乾县、北连麟游、南邻眉县、西挨岐山。全县半山半川,渭河从源下的绛帐地区流过,陇海铁路贯通县境,县城北边的乔山脚下,有闻名中外的佛都法门寺,县西与岐山交界处有西周发祥之地的周原遗址,县城内的城隍庙保留着明代的古建群。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东汉时历史名人如班、马、耿、窦及才女苏若兰的故事广为流传,扶风的碗碗腔皮影戏就生存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皮影戏的祖师爷为孔子,传说孔子当年讲学时,嫌自己的容貌丑、不好看,听讲的人都走了,就用罗面的罗儿遮住面目,后来将罗儿改为亮子,侧着脸,隔亮子讲课,为了生动传神,孔子又以影人表达手势、身段,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了皮影戏。关中皮影分东路、西路两种,扶风皮影属西路风格,以碗碗腔为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扶风县境内有10多个皮影班,名气大的有“满儿娃”、“顺劲娃”、“韩家娃”、“省儿娃”、“本儿娃”等,十年“文革”,皮影戏销声匿迹,幸存的满儿娃也因人员流失不能演出,经扶风县民间艺术演出公司经理席宗虎联系组织后,才恢复起了全县唯一的一个碗碗腔皮影班。
皮影戏动用人手少,箱底不多,移动方便,舞台简易,以影代人,挑线手快眼快,并有斩杀、换头、吹须、喷火等许多“绝活”。 表演的故事多以历史为背景,情节曲折离奇,为群众所喜爱。有许多场面是真人无法表现的,体现了其自身的优势。碗碗腔这一独特的唱腔,委婉动听,音乐渗透力强,在大力普及推动秦腔发展的同时,亦应抢救保护碗碗腔这一艺术形式,使它能像秦腔一样保存流传下去。
1.学术价值:A.皮影戏有它自己的演出唱本,多为艺人口传心记,代代相传,极为珍贵。B.皮影戏的影人制作,工艺要求高,工序复杂,其中有多个环节上的秘传工艺,色彩的运用也十分讲究。C.影人的造型美观,样式繁多,传神生动。D.碗碗腔腔调独特,婉转优美。
2.实用价值: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众多的娱乐形式和艺术门类,但都取代不了皮影戏,它以人员精干、设备简单、音乐优美、费用低廉、活动方便等特点至今仍为观众喜爱。在不少庙会祭祀活动中,都能见到皮影戏的身影。
扶风众多的皮影戏中以李有才最负盛名,李有才,艺名就叫满儿娃,他是碗碗腔皮影戏的全手把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参加过陕西省民间文艺调演,他挑线演唱的碗碗腔皮影戏,震撼了专家,获过大奖,受到当时领导和观众的一致赞誉。现在扶风县民间艺术演出公司下设皮影班,皮影戏班主叫齐俊乾,1956年曾在县剧团学戏,后从师李有才学唱皮影戏,他继承了师傅李有才的真传,为练嗓子,他曾多次喝自己的尿以利嗓,他的演唱,吐字清晰,唱腔婉转悠扬,表现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行腔,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性格,现在,他正在培养自己的儿子齐锁银,传授技艺。皮影戏剧组现有人员9人,2004年宝鸡市与法国贝尔夫市结成友好城市,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扶风碗碗腔皮影戏曾赴法国交流演出,在当地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