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Ⅳ-23
申报人/申办单位:洋县文化馆
洋县皮影是陕西省地方灯影腔皮影戏之一,其分布于洋县城乡。
洋县皮影属地方民间戏曲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隆元年(1736)从关中传入洋县境内,清末民初已达鼎盛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逐渐衰落,八十年代开始恢复,直至二十一世纪步入抢救、保护、振兴阶段,从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清乾隆元年(1736),洋县白石人刘氏从关中逃难皮影艺人绰号“拦盘”手中学得民间皮影演唱艺术,并依附其家庭班社开始演出活动。数年后,洋县贯溪华、王、何、吴四家皮影班社相继问世。清嘉庆三年(1798),陕西著名戏剧家李芳柱(绰号李十三),任洋县儒学训导时将关中皮影剧目带入洋县,在贯溪华家皮影戏班演出,改良后并注入洋县方言,随后,华生新班社先后同石槽王文兴班社和万家岭雍朝杰班社联手到汉中、关中等地演出,取外地弦板灯碗腔以及地方民间音乐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归韵以洋县方言为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洋县皮影戏这一剧种。清道光年间(1821—1850),洋县华家与石槽王家、万家岭雍家以及黑峡张家和小江李家等皮影戏班相互传递唱本,经咸丰,同治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光绪年间,洋县民间皮影艺术的发展已是最盛时期。全县有皮影戏班48个,分布于洋县30多个乡村,每逢节日,多家班社汇集一起,演出规模空前,他们相互竞技赛艺,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清末民初,本剧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洋县皮影戏班优化组合为28家。农事稍闲,班主们就开始接“把式”出外唱戏。其活动范围多在汉中、南郑、西乡、城固、佛坪、宁陕等地,偶尔也去关中一带演出。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拉兵拉夫,物价暴涨,民不聊生,致使洋县皮影班社纷纷解体,箱主和艺人逐年减少。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6年成立了洋县灯影腔皮影专业剧团,使这一濒危剧种得以延续。20世纪60年代,洋县皮影剧社成立。到80年代初,健在的皮影老艺人已寥寥无几。为了拯救这一古老民间戏曲剧种,洋县文化馆在抢救挖掘有关资料的同时,于1984年特意招收了6名青年演员,组建起洋县灯影腔皮影剧团,并聘请仅存老艺人带徒传艺,使其后继有人。1986年后,灯影腔皮影剧团青年班主何宝安及部分青年皮影演职人员赴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汇报演出之后,应邀汉台区武乡镇演出,分别两次应邀汉中民俗园参与展演活动。在此期间,多次到四川成都、城固、西乡及佛坪等地参加庙会、节日庆典演出活1990年,洋县皮影剧团则以龙亭、贯溪为基地,联络石槽等皮影班社演员,依据市场演出信息,或独立或联合或以“搭班子”的形式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年演出场次200余场。1995年秋,日本出云市作家同汉中友协及市县文化部门有关领导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并合影留念。2003年,西安皮影社社长杨飞夫妇和日本稻田大学戏剧系研究员“稻叶明子”小姐专程前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2004年冬,陕西电视台“农家大院”拍摄组,以洋县民间皮影艺术为背景,拍摄春节专题电视节目。同年,洋县皮影何宝安班社所在地贯溪镇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洋县皮影艺术之乡”。现在,洋县皮影公布为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洋县皮影从清代末年至今日,有记录在案的传承谱系共有六代、57人。计有第一代1人,第二代4人,第三代10人,第四代14人,第五代10人,第六代18人。现存有2个民间皮影班社,一是贯溪何宝安班社;二是龙亭蔡善存班社。贯溪何宝安皮影班社共有艺人9名,平均每年在民间演出90余场次。蔡善存班社共有艺人7人,平均每年在民间演出60场次
作为陕西的一种地方影戏,其个性非常鲜明,与众不同。它的语音完全为洋县地方语音,未受任何外来语音的浸淫,它的唱腔呈现出汉水文化独有的特点,和陕西其它地域的影戏相比,它的表演则更显得灵活自如,惟妙惟肖。它有着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为研究汉水上游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为研究这一地域地方戏曲的发展史和演变规律提供了途径。洋县皮影的音调、板式结构,不雷同任何一种民间戏曲。其道白吐字清楚,行腔圆润,能够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文化需求,能使人们得到较多的艺术审美享受。洋县皮影乐器的不同的定弦方法使洋县灯影腔音乐和谐悦耳;洋县皮影底子(影戏人物)和道具做工精细,便于操作,充满了科学元素。所有这些都为其他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洋县皮影社会认可度高,群众喜闻乐见,它表现了人民群众很强的文化创造力,它在整个陕西民间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陕西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