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三批Ⅱ-21
申报人/申办单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一、简介
陕北混源道歌是明清以来混源教在陕北地区长期流传过程中,自诵经宣卷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由“忌口人”(农民经师)掌握和传承的一种歌唱艺术。陕北混源道歌随同传承它的农民“忌口人”,曾广泛分布于陕北大部分县乡村庄。在陕北文化生态环境中生发为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历史渊源
自唐以后,中国出现三教合流趋势;北宋时从道教中产生了“混源道”,明代时其中一支形成“混源教”。混源教很明确地以整合儒释道为宗旨,主要在民间发展。明清之际,混源教在陕西流传甚盛,在陕北民间甚至形成覆盖性优势。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衰败;但在陕北乡村至今仍保存有一定的根基。
学界一般认为,起于佛、道两教俗讲的传统,宋、元时期出现“宝卷”,明、清是宝卷大量产生的时期。所谓宝卷即僧侣教化大众的说唱形式载体,由于混源教主要在民间发展的特点,故我国现存明、清宝卷文献中有不少种是属于混源教,或者混源教与他教派共用的。
陕北混源道歌的产生、流行与传承,是与明清际混源教在陕北的兴盛相并行的。自诵经中,也自宣卷中,混源道歌被衍生并独立出来,成为由农民“忌口人”掌握和传承的歌唱艺术形式。据考察所见实物,至迟在20世纪初,陕北混源教的“道歌”和“赞本”己被单另辑录装订成册。这类歌本被经师世代传抄;现存年代甚早的老歌本因残缺破碎无法准确断年;能明确推定记年的旧歌本是经师拓世高手抄,抄录辑订时间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之前。
另有一部分“佛道歌”辑录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谢明富手抄歌本,这部分道歌被抄录人特称为“新编”,强调其与传统老歌有别。由此可知20世纪中叶前,混源道歌在陕北仍处于发展趋势。
陕北混源道歌的曲调据称有40多种,均为20世纪初之前即成形的。陕北混源教的经师多为识字很少的农民,缺少记谱手段,所以与歌词有辗转誊抄的歌本可鉴不同,道歌曲调通常是经师们自打少年时代不断听前辈师傅歌唱默记跟习学会的。因为20世纪中后期正常宗教活动曾中断数十年,陕北混源道歌中一些曲调今已无人会唱。
三、艺术特征
1.草根性与原生态面貌
陕北混源道歌一直流传在山沟里,传唱者与接受者皆为农民,其生存方式与民间宗教信仰、生活民俗紧密结合而与现代社会文化保持了距离,很少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而改变,较完整地保持着民间文化艺术的草根性和近代史意义上的原生态,至今在乡村仍有一定的根系。
2.古朴真淳的民间宗教文化气质
据20世纪初叶以来被单另辑录成册、在经师中代代传抄的近百首陕北混源道歌来看,它们的民间宗教文化内容鲜明,这些歌子或者带有从经卷中脱出的明显痕迹,或者从歌手贴近的生活经验中自然产生,唱来具有古朴而典丽、淳厚而率真的特殊气质。
3.气态平和的唱法
混源道歌唱法相当丰富,但主要倾向是以轻声、慢拍、低调为主,在以往被人认为风格粗犷豪放的陕北地方民歌中,突显出心境明净、气态平和、节奏舒缓、发声自然、松柔悠扬的另一种唱法,因而引人嘱目。
4.艺术渗透力强
陕北混源道歌的曲调据称有40多种;它有不少古老曲调和音乐元素在现当代生活中已被革命历史民歌和新兴民歌所吸收.发挥新的感染力,显现了它艺术的渗透力或者说艺术元素的可利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