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三批Ⅷ-102
申报人/申办单位:咸阳市沣东镇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茯砖茶约在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前后问世。明清及民国时期,由于商业贸易进一步扩大,途经泾阳的茶叶量不断增加,茶叶西去运输问题凸显。为了增加运量,茶商压缩茶叶体积,开始制作砖茶,随之诞生了“泾阳茯砖茶”。这一时期是茯砖茶发展的鼎盛时期,泾阳境内经营茯砖茶的商户达86家,每年办茶约300—500吨,分销西域、俄国、波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茯砖茶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故称为“泾阳砖”。茯砖早期亦称"湖茶",又因在伏天加工,又称“伏茶”。因其药效似土茯苓,逐将“伏茶”政称为“茯茶”或“福砖”。由于在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这些砖茶由官府销售,因而又叫“官茶”、“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定的销售区域销售,故又称为“附茶”。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数百年间泾阳茯茶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受到西北地区广大牧民的喜爱,素有“茯茶驼队十里外,茶香已入牧人家”之说。
解放后,茯砖茶生产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组建了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使咸阳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之一。1958年,该茶厂被关闭,改革开放后,泾阳茯砖茶恢复生产,使这项独具特色的制茶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茯砖茶制作工艺复杂。首先是原料处理。先将原料剁碎后倒在木板上,“簸工”用铁刀反复剁茶;其他簸工用篾筛打分筛,筛下的“清茶”作副料用;在剁好的原料上均匀洒水,放在阴暗处发酵约5天,晾干后进行炒茶。
其次是炒茶烹水。称6斤2两“清茶”倒进烧红的铁锅,随即把茶叶扒开在锅底出现一个“窝”,舀三瓢“茶汁”烹进锅里,炒茶人快速用木杈翻炒,炒到茶叶变软时,灌封的工人把茶铲出锅外,送去灌封。
再次是筑制。灌封的工人用撮箕一边簸茶散气,一边把茶灌进纸封,另一工人拿棍子杵筑。另外还需一人在梆子的另一边“扶棒”,成封后折紧封口,开梆出封用麻绳捆扎定型,并在封口处戳个深约茶封1/2的孔,插进1到2根丝茅茎导出茶封中的水分。
最后是发花。将筑制好的茯砖茶放在架房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让其发酵自然升温,裱纸的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时,即时调整茶砖片的位置,20天左右发花过程完毕。至此,茯砖茶制作完成。茯砖茶的封套用传统的构树皮纸制作而成,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安全可靠,不影响茶砖品质。
茯砖茶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茯砖茶制作技艺已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