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三批Ⅷ-91
申报人/申办单位:延安市宝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羊杂碎是陕北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其肉质各异,汤鲜味美,既可充饥,又可御冷驱寒,经济实惠,食用方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早先,陕北人并不吃羊杂碎,人们杀了羊后,羊肉留下,肠、肚、头、蹄等杂碎都喂了狗。有一回,一家财主杀羊待客,羊杂碎太多,狗吃不完,便让长工扔掉。长工觉得可惜,便送给一家穷人,穷人把杂碎洗净、煮熟,然后烩制成杂汤。其味鲜美无比,香气四溢。这种食用羊杂碎的方法很快在群众中传开,羊杂碎这道菜便在陕北出现了。
羊杂碎(也称羊杂烩)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肚、头等混合烩制而成。羊杂碎制作主要有汆料、配汤、切料、烩制四道工序。
卖杂碎的饭馆多是将新的杂碎不断地往一个大锅里续放,锅里的汤用文火长熬不换,汤稠如油,色酽如酱。烩制羊杂碎时将锅里熬好的老汤舀上两勺放在炒锅内,待烧开后把切好的杂碎加入锅内并加入盐,姜粉、胡椒粉、味精等佐料用旺火烧开大约五分钟后盛入碗中,再加入香菜、葱末、油泼辣椒即成。陕北羊杂碎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滋阴补阳的作用。
羊杂碎制作技艺是不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汤鲜味美,而且有大量人体作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和药用价值。
长期以来,羊杂碎制作技艺一直是陕北的一项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羊杂碎制作技艺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使得它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其次,由于羊杂碎制作技艺的每道工序的要求之高,特别辛苦。年轻人多不愿学,而从事羊杂碎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又相继衰老谢世,已经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因此,羊杂碎手工技艺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陕北羊杂碎制作技艺已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