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徐村司马迁祭祀(司马迁民间祭祀)
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幼时在故乡读书。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图注:司马迁故里雕像(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西汉王莽时期,司马迁的重孙被封为史通子。至东汉末年,因为王莽求封迁后,司马迁的儿孙感到家族安危会因此受到牵连,便隐居河南嵩阳,司马徽将自己的儿孙改姓,长门为冯,二门姓同,几经周折后,迁回徐村。为防止朝廷降罪,在祭奠祖先时,总是在清明午夜时分于村西司马迁真骨墓旁以祭神的名义进行。
图注: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现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居住在徐村的司马后裔祭祀先祖的习俗在中国大地绝无仅有。徐村司马后裔不姓司马而姓冯、同。清明祭祖,两姓共进一个祠堂,共奉一个祖先。祭祖气氛如过年般喜庆热闹。最为人说道的是清明祭祀时唱“跑台子戏”。
图注:司马后裔祭祀先祖现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汉宣帝时,两姓族人于清明前夕在村西真骨墓悄悄祭祖,忽传京城钦差直奔徐村而来。族人惊恐万状,狂奔至村东九郎庙。后知为司马迁外孙杨恽一回乡扫墓,二报喜--汉宣帝已正式准许《史记》公诸于世。徐村族人转惊为喜,敲锣打鼓,以示庆贺。
图注:司马后裔祭祀活动(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以后,每年清明节,徐村人总要唱“跑台子戏”,用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气氛来祭拜先祖,纪念《史记》重见天日的这一天。
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韩城市
遗产编号:X—90
遗产类别:民俗
遗产级别:国家
申报人/申报单位:韩城市
内容介绍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文化,徐村的司马后裔冯、同两姓族人一直就有着“冯同一家”、“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规矩。两千年来,两姓共进一个祠堂,共奉一个祖宗,这样的祭祖习俗在中国大地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在每年清明前夕的午夜时分,徐村冯、同两姓族人由长者率领,着礼服,抬香案供品,在真骨墓旁敬神祭祖。戏台上鼓乐齐鸣,戏台下烧香叩拜,唱戏祭祖同时进行。黎明时分,戏台上突然油灯全灭,鼓乐全停,演员不卸装,乐人携乐器从台上跑下,早有准备的村民立即拆舞台、抬香案,跟在演员后面,向九郎庙狂奔,履失不能找,冠掉不能拾。而在正台——九郎庙戏台上的乐人早有准备,见演员跑进,立即鼓乐奏鸣,大戏又接着开演。其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是相当惊人的。据徐村人讲,徐村有五个唱社,同姓四家,冯姓一家,每年轮两个唱社唱对台。唱对台戏的时候,东台和西台互相窥视,又有“东起西落”之说。东台开戏总在头,
东边一开戏,西台马上就开唱,而向九郎庙跑的时候,东台却要紧盯西台,只要西台有“落”的趋势,东台马上做好“跑”的准备,而西台尽可能的掩饰以免被发觉。在九郎庙上双方仍是互相窥视,对台戏的胜负无专人评定。因为唱戏的目的只在于纪念先祖司马迁。而这种以戏台的变动转移而形成的跑台子戏,就成为了徐村人特有的祭祖方式。
第二天是正清明,徐村人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同去司马迁祠墓祭拜,吃沾福馍,头上插迎春花。村中巷道口搭建了柏枝牌楼,红绸横额上写着歌颂先祖的联句。村巷道中家家彩灯高悬,入夜则通明如昼。各家门口贴着红纸对联,门楣上悬着红纱灯。亲戚朋友纷至沓来,商贾小贩摆摊叫卖,徐村的巷道中处处是欢声笑语。正所谓:别村清明泪涟涟,徐村清明胜过年。
主要特征
1、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它只存在于司马后裔居住的村落——徐村。
2、源于历史人物的依附性,与史圣司马迁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3、祭祖形式、内容、对象具有其独特性、唯一性。冯、同两姓千百年来,共进一个祠堂,共奉一个祖宗,此种祭祖习俗在中国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4、具有极强的戏剧性。情感由最初祭祖时的悲伤转为喜悦,发展到每年清明节时热闹欢喜的气氛,正所谓:别村清明泪涟涟,徐村清明胜过年。
5、表象与实质的非统一性。冯、同两姓人家,祭祖唱戏,明是在法王庙唱戏迎神,实为悼念祖先司马迁而唱。
6、表演地点、人员的瞬间移动性。演员从村西的法王庙快速奔至村东的九郎庙,登台续演。
7、举办时间的固定性。唱戏的开始时间定在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持续三天,而跑的时间则在清明节的黎明时分。
8、参加表演的唱社之间存在着比试性,两方互相窥视,随时作出反应。
主要价值
司马后裔祭祖习俗是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的,它历千年而不衰绝,是对史圣司马迁的深沉纪念,是对巨著《史记》的无言颂歌,这种祭奠形式及当地的风俗、建筑等都为研究司马迁其人、其事、研究《史记》和有关历史问题提供了一部“活字典”,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对司马迁的后裔存否无有定论,徐村的祭祖习俗及有关记载,证明了司马后裔两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兴旺。
这种独特的祭奠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劲的凝聚力,营造了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为共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渊源
西汉王莽时期,司马迁的重孙被封为史通子。至东汉末年,因为王莽求封迁后,司马迁的儿孙感到家族安危会因此受到牵连,便隐居河南嵩阳,司马徽将自己的儿孙改姓,长门为冯,二门姓同,几经周折后,迁回徐村。为防止朝廷降罪,在祭奠祖先时,总是在清明半夜时分于村西北司马迁真骨墓旁以祭神的名义进行。徐村民谚说:明为五社把神敬,实为子孙祭祖宗。有一年清明黎明时分,突然传来消息,说京城来了钦差,直奔徐村而来,族人惊恐万分,匆忙让祭祖人丁狂奔到村东九郎庙处,焚香祭神,以转移视线。来人到后才知是司马迁外孙杨恽,一奉母亲司马英之命扫墓,二回舅家报喜----汉宣帝已正式准许《史记》公诸于世。徐村族人转惊为喜,喜出望外,敲锣打鼓,以示庆贺。而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化凶为吉、转悲为喜的故事,每年的清明节,徐村人总要唱跑台子戏,用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气氛来纪念先祖,纪念《史记》重见天日的这一天。
这种独一无二的祭祖形式在经过两千余年的延续和传承后,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因日军侵华,面临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古老的跑台子戏于1942年后停演。
在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之际,根据徐村当地年长者的回忆及相关资料的记载,2004年、2005年两年中,徐村先后组织举办了两次跑台子戏,陕西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实地拍摄。
(此段落年代有误,开头说东汉末年,司马迁后代迁居改姓。但后面却又提到西汉宣帝年间司马迁外孙前来报喜,年代先后顺序倒置,引用需注意。)
相关物品
1、祭祀时在祖墓房搭好戏台,年龄大的老人头戴礼帽,身着礼服,年轻人抬着香案、蒸食、香炉、香火,到祖坟旁祭祖敬神。
2、跑台子戏的演员化妆着戏服。乐器有二胡、板胡、琵琶等。
3、村中家户悬挂红纱灯,门口贴对联。
4、柏枝牌楼的搭建。
同养丁
同养丁 男 74岁。1962年毕业于韩城市象山中学,其后一直在韩城市巍东乡学校任教。由于从小目睹同、冯两姓同进一个祠堂,同祭一个祖先的祭祀活动,从教三十余年来一直关注和参与司马迁民间祭祀。2000年退休后,更是把所有精力用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多年来他虚心向上两代人学习祭祀的程序、规则和意义;不断寻找村中的老者搜集、了解司马迁民间祭祀的风土人情;翻阅了大量史料,全面掌握祭祀习俗,祭祀礼仪等知识,使祭祀活动的内容不断得到扩充和发展。自2005年他一直担任村司马迁祭祀组组长,十年来每年坚持亲临现场指导、组织并参加、主持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祭祀活动的流程、祭文的撰写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
组织主持祭祀活动研讨会
为了司马迁祭祀活动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他经常给村里的年轻一代传授祭祀活动的技艺,讲述这一特殊祭祀活动的由来。北大、西北大学等大中院校有些学生经常吃住在他家,向他学习探讨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搜集资料补充修改《古今徐村》
近年来,他更是不辞辛劳搜集、整理徐村古建文字及民间传说,带领徐村司马迁祭祀小组深入挖掘司马迁相关历史及其与祭祀活动的联系;经常对前来参观、采访的各大媒体、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学者及游人讲解司马迁祭祀和徐村文物所代表的司马迁精神;积极搜集整理徐村的相关史料,几经易稿,最后编印出《古今徐村》小册子,为国内外游人进一步了解徐村,了解祭祀活动,理解司马迁后裔对司马迁的怀念之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其孙受祖父的影响,也撰写了有关司马迁方面的论文。
墨池边碑文讲解
如今司马迁民祭活动已成为人们了解徐村文化的一大窗口,司马迁后裔的生活、生产情况也备受人们关注。2014年,韩城“徐村司马迁祭祀”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他的带动下,参与司马迁研究和祭祀活动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风追司马,文脉传承,在徐村已蔚然成风。“徐村司马迁祭祀”这独一无二的民间祭祀形式将代代相传。
祭祀司马迁活动
由于他对司马迁有关方面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曾二次获得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学会优秀会员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