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谚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的腹部,米脂、绥德既是陕北的腹部,又是陕北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带,也是陕北民谚的聚集区、核心区。因绥、米谚语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传播影响之广泛而成为陕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谚,可以囊括陕北各地方的谚语,所以称其为陕北民谚。陕北民谚是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是陕北人民群众用简单易记的口语将在与自然环境相抗衡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它代代相传至今。从秦代蒙田戍边时期算起,陕北民谚也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图注:陕北民谚的发源地(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陕北民谚的内容非常丰富,遍及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分为普通生活、农业生产、气象时令、饮食养生、明辨事理、教化民众等类型。如:火烧财门开;种一茬荞面荒一茬谷;干锄糜子湿点豆;七豁豁,八牙牙;人生一世说七八;靠人吃饭直吃饱,靠人做事直做到;有钱没钱,不连毛过年,等等。
图注:陕北民谚的当地环境、民俗展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陕北民谚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陕北民谚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陕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句的、有两句的、也有多句的,有六言、八言的、十言的,有五言、七言的、九言的,也有多言的。陕北民谚从语音、词汇、语法到结构都使用陕北方言,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比兴、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陕北民谚既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又琅琅上口便于传播。
图注:陕北民谚内容展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陕北民谚是记录陕北社会历史最详细最真实的“无字书”、“活化石”,对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陕北民谚还是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陕北民间文学等众多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谚已列入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注:陕北民谚内容展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 王六(王建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王六(王建领),男,1958年生,陕西米脂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谚”传承人。
王建领宣讲会
王建领著有120万字的《把根留住一一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后由故宫出版社改版为《留住祖先的声音一一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再版发行。
王建领发布会
王建领长期致力于非遗项目“陕北民谚”的研究传承,负责陕西电视台“方言擂台赛”栏目陕北方言解读,受到观众好评。
王建领民间采访图
王建领研究陕北民谚方言的著作《中华密码一一陕北民谚方言的历史文化承载》,以讲故事的方式,用大中华视角,从“方言是中华文明的解码”、“方言是折射语言进化轨迹的棱镜”、“陕北方言的特色底蕴”、“方言的情感承载”四个方面,诠释了方言的无限魅力和无穷乐趣,在中国地质大学、西安交大等院校公益讲堂与公众分享,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