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剧种,发源于陕西关中的三原县。其声腔艺术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基本形成,至明代弘治、成化、正德(1465-1520年)年间已基本形成剧种特色,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地区。明清之际,秦腔由陕西商人传入中原及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一带,在清初,已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戏曲剧种。
语言
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所以它一大的特点是所谓的唱、念全都是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的,同时也融人了我国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的语言,这些语言特点与音乐特点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艺术独特的声腔风格,即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等风格。秦腔的唱词语言节奏也是非常丰富的,唱词结构是永言体,唱词的句子按照表现思想内容的需要有长有短,但其句式基本上可归纳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文句等。常见的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也就是整出戏词如同一首无韵诗歌一样排列整齐。
唱腔
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须归人“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这也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的地方。
秦腔的板式和彩腔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秦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备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秦腔的艺术表演形式多样,表演技艺质朴、粗犷、细腻、深刻,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序严谨。
音乐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秦腔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角色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生旦净丑,各有千秋。秦腔的角色体制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唱时,须生、青衣、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这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的汉献帝的器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为“酥板乱弹”。此外,作为武净的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之为“架架二”。
绝活
秦腔的表演技艺非常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如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许多蝴蝶。这些技巧的运用是为了烘托舞台气氛,增强戏剧效果。秦腔的演出是以唱、坐、念、打为中心的综合表演。每个表演手段都必须始终在歌舞化、程式化、戏剧化、节奏化的特性中完成,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加上配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现实的感觉。
秦腔的表演特点还体现在音乐伴奏上。其伴奏乐队俗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伴奏乐队是文场在舞台左侧,武场在舞台右侧。传统的秦腔伴奏以板胡为主奏乐器,人们称之为“秦腔之胆”,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点。
乐器
秦腔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板胡,发音尖细清脆,极富节奏感。此外,文场还有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剧目
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3000多种,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和民间传说,秦腔所演的剧目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备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通》、《取洛阳》、《三娘教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秦腔和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一样受到现代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专业演出团体生存艰难,优秀演艺人才缺乏,传统表演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急需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现在,秦腔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 李爱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爱琴,女,秦腔旦角,后改生角艺名六龄童。1954年参加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开始系统练功和学文化。为排演《戚继光斩子》,她曾向京剧名家李万春先生学习;1956年以《戚继光斩子》参加陕西省戏剧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9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同年,她入选参加陕西省演出团到北京以及沪、粤、鄂、滇、川等省市巡回演出,在演出团受益于秦腔名家的具体指导,其间又先后得到盖叫天、红线女、陈伯华等名家的指教,使她表演艺术水平有新的飞跃。她主演的小生戏有《周仁回府》、《张羽煮海》、《三滴血》、《春香传》等;须生戏有《孙安动本》、《生死牌》、《三关点帅》等;正旦戏有《秦香莲》、《三娘教子》;现代戏有《三世仇》、《枣林湾》、《芦荡大种》等。
● 康少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43年出生于西安案板街秦腔世家。十二岁进五一剧团,京剧名角张小楼看中少易悟性慧根,喜收为徒。他还拜会京剧大师李万春,用半年时间学习了“猴戏”。 他在五一剧团陆续演出了《三岔口》、《四杰村》、《闹龙宫》、《荀灌娘》等十几出武戏,不到二十岁便在秦腔武戏界初露头角。 1978年调入尚友社后才重登舞台,他在本戏《银屏挂帅》中,前演罗通后演秦英,开创秦腔武角双演之先! 1981年为市文化系统观摩学习,他主演了《伐子都》,技艺精湛,艺惊行内圈外。 1984年为市第一届艺术节演出大型神话剧《十八罗汉斗悟空》。他教的学生中,胡小毛、卫小莉获戏曲梅花金奖,徒弟冉星、杨运、吉方兴等都是武戏行当中的姣姣者。 1995年为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八戒迎亲》,1996年为市第八届艺术节演出消迹半个世纪的《铁公鸡》,2012年易俗社百年大庆特邀演出《十八罗汉斗悟空》,2014年七十多岁为非遗传承主演了大型神话武戏《白猿救母》。
● 马蓝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陕西榆林人。曾任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陕西省艺术学校副校长,中国剧协第二——四届理事,陕西秦腔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京汇报演出《游西湖》等剧,轰动京城,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应邀出席了1959年国庆宴会。马蓝鱼让人惊叹的“吹火”绝技,也让她获得 《游西湖》。
● 马友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马友仙,女,秦腔旦角。汉族,陕西省合阳人。生于1944年,原籍合阳县马家庄乡保宁村人。8岁时,父病世,与母相依为命,家境贫穷。1952年考入咸阳市大众剧团,勤奋学习,长足猛进,1960年参加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获演员奖。1961年调陕西省戏曲剧院秦腔团至今,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秦腔团副团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文联常委,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陕西省企业、艺术家联谊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妇幼协会陕西分会理事,国务院授予其“有特殊贡献艺术专家”称号。
● 李淑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淑芳,艺名小若兰,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秦腔肖派传承人)。李淑芳的嗓音天赋与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十分相似,1988年她拜肖若兰为师,并取艺名为小若兰。李淑芳在表演中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专家及观众的好评。其承袭了肖派代表剧目《藏舟》、《数罗汉》、《河湾洗衣》等剧。李淑芳的众多作品影响深远。《游龟山》、《三滴血》、《河湾洗衣》、《数罗汉》、《夺锦楼》、《山乡御妹》、《洞房》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