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同州梆子
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形成以后,它同州梆子,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现代秦腔诞生之根基所在。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在明朝嘉靖年间基本形成,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始称“同州梆子”。一般认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是秦腔的肇始之源,对于各路秦腔的形成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东路秦腔”,外省称“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陕梆子”等。
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同州腔”,也称老秦腔。因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多奉为梆子腔鼻祖。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盛行于关中东府10余县,流行于北至绥德,东到潼关,南抵洛南,西行渭南。并流传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浙等地。
2008年6月7日,陕西省大荔县申报的“同州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据记载,明代末叶已有班社和演出活动,至清初康熙四年(1665),同州梆子出现了同州邹邑班的白牡丹及合阳黄菊花等名伶,并晋京献演。乾隆年间(1736--1795)同州梆子板式变化形体唱腔艺术已臻成熟。嘉庆至光绪年间(1796--1908)为同州梆子的发展盛期。中华民国初年,西安改良秦腔迅速东进,渭南、大荔、华县、蒲城等地改良新班不断出现,使同州梆子地域日趋缩小。三十年代后,这一古老剧种遂成绝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陕西省文化局于1957年责成戏曲学校招收学员74名,成立了同州梆子团,1861年晋京演出了《破宁国》、《石佛口》、 《辕门斩子》等剧,引起戏剧界的关注。1964年该班学生毕业分配至渭南,成立了渭南专区同州梆子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解散,1979年又于西安恢复成立了陕西同州梆子团,除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外,还试验演出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再次使同州梆子获得了新生。
1912年后,由于西安改良秦腔崛起,使同州梆子地域日趋缩小,加之战乱与饥荒所迫,至20世纪20年代,关中各地班社相继解体,呈现出艺人星散衰落的局面,即使技艺出众的一些艺人。如“二麻子”赵步瀛,“咬牙旦”赵杰民,“迷三县”朱林逢,“猛开花”王德元及拜家红等,也只得转入西安易俗社、榛苓社、三意社当教练或参与演出。30年代后,这一剧种即濒于绝响。
传统剧目
同州梆子剧目丰富,据统计有1000余本,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先发掘、整理和演出本仅有200余本,多为历史题材戏,以正旦、老旦、老生、花脸、武生戏见长,文武兼备,且袍带戏和靠甲戏为多。如《石佛口》、《铁冠图》、《蛟龙驹》等。
艺术特色
同州梆子唱腔系板式变化体,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主用本嗓歌唱。有[塌板]、[滚板]、[代板]、[摇板]、[尖板]等基本板式,彩腔较多,善用“安”字拖腔。伴奏乐器以二股弦为主,辅以三弦、胡琴、琵琶、琥珀等。唱腔过门短促,更显“繁音激楚”之美。脚色行当齐全,特重花脸、须生、正旦、武生等四梁柱为主体的组班体制。分行比较严格,旦行的老旦、正旦、花旦,生行的须生、老生、红生,净行的大净、二净、三花脸,小生行的文生、武生,丑行的文丑、武丑,都有严格的区分。同州梆子以武戏擅长,据四路秦腔之首,演出讲究五段式:(一)天官帽头--吹秦[三眼腔]之类的成套曲牌;(二)锣鼓吵台--吹号、放炮、演奏各套锣鼓曲;(三)男女接场--全部脚色“亮箱”;(四)武开开场--表演各种奇特技巧;(五)开正本戏--先出折戏,后出本戏。表演讲究功架与特技表演,如翎扫灯花、碗打碗、三节棍、打连枷、鞭扫灯花、喷火等。
地理环境
大荔县古称同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丰厚。境内现有“大荔猿人遗址”、“沙苑文化遗址”、“魏长城遗址”、“八鱼石墓群”和丰图义仓、贷祠岑楼等历史文化古迹20余处:同州梆子、碗碗腔等戏曲品种,面花、泥人雕塑享誉中外。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开阔的地带,境内黄河、洛河、渭河三河汇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境内沙苑区为内陆平原最大的沙漠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生态保护区。大荔是中国粮棉油等十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同州西瓜文明遐迩,沙苑108(黄花菜、红枣、花生)享誉海内外。
同州梆子被奉为中国梆子戏鼻祖。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同州腔”、“安安腔”也称老东路。
角色唱腔
同州梆子的角色行当齐全,角色分老旦、花旦、正旦、小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大净、二净,丑等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尤其重花脸、须生、正旦与武生,被称为“四梁四柱”,并以正旦、老旦、老生、花脸、武生戏见长,文武兼备,且袍带戏和靠甲戏为多。如《石佛口》、《铁冠图》、《搬龙驹》等。《破宁国》为净行的专行剧目,所谓“四红加一黑,必定是《破宁国》”,就是群众对这出戏特点的概括。同州梆子的表演注重工架与特技的运用,如翎扫灯花、碗打碗、三节棍、打连枷、鞭扫灯花、喷火等。 同州梆子的唱腔过门较为短促,更显“繁音激楚”之美。
同州梆子的曲谱使用工尺谱,基本唱腔部分以徵调式为主,也有宫调式,其音阶为七声音阶,多跳进,也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艺人在演唱时为了应酬,甚至还兼唱一些昆腔杂调。同州梆子的曲牌很多,常用的就有四五十个之多,曲牌结构一般为4/4和2/4节拍,也有散板形式。常用的曲牌有想亲亲、银扭丝、点绛、大开门、朝凤、石榴花、朝天子、老吹腔、马道仁、将军令等。
板式结构
同州梆子的唱腔板式主要有[二流板]、[慢板]、[流水板](实为带板)、[二倒板]、[垫板]、[滚板]六种。交替使用苦音、欢音两个调式系统(唯滚板只有苦音)。比起秦腔,另有一种称为[彩腔]的声腔形式(用假声演唱)是该剧一大特点。各唱腔板式的起板、转板、落板都有一定手法,如落板时的留板(法)、齐板(法)、砸板(法)、送板(法)等。唱词的词格一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亦有其变体形式或长短句的。在同州梆子以秦腔声腔旋律为主的情况下,尚吸收一些杂腔在唱腔音乐中,如[罗罗腔]、[小调]、[钉缸调]、[王婆骂鸡]等。传统剧目有《破宁》、《辕门斩子》、《临潼山》、《三对面》、《黄逼宫》、《鼓滚封刘》、《石佛口》、《三气周瑜》、《孟良搬将》等数百部。 同州梆子的唱腔过门较为短促,更显“繁音激楚”之美,古秦风驷铁车辚之刚劲。仅同州梆子的锣鼓使用就有催观众进场的开场锣鼓,用于演员“走架子”、“开打”的动作锣鼓、与唢呐曲牌有关的牌子锣鼓等等。
同州梆子唱腔及过门(戏曲术语)精练、短促,拖腔委婉动听,除尖板外,一般板路都有欢音和哭音(硬音和软音)的区别,欢音与哭音之间的转变自然、流畅。剧目以生、净见长,有专用的旦角唱腔:麻鞋底、十三腔、燕儿飞,三倒腔,哭腔词、哭中乐等。
同州梆子的“锣鼓经”基本和现在上演的同、朝灯影(碗碗腔)相近,其叫法也基本相同。同州梆子的伴奏由文场(民族管弦)乐器和武场(锣鼓)乐器共同组成;特色乐器为“二弦子”。 文场乐器以二股弦为主,辅有琥珀(月琴)、板胡、二胡、唢呐、三弦、琵琶、笛子、管子、海笛、笙等。武场为打击乐,主要有牙子、板鼓、掌鼓、堂鼓、梆子、手锣、云锣、大锣、铙钹、铰子等。
同州梆子曲牌丰富,有弦乐曲牌30多首,唢呐曲牌50多首,管曲近20首,锣鼓板头及前、间奏锣鼓段有[五句点绛]、[大豹子头]等数十种。
背景渊源
举世瞩目的中石器时代的“沙苑文化”遗址,这里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据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记载,公元前1534年,“殷整甲徙宅西河(今大荔县一带),实始作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秦音”。说明在西音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秦音、秦风、秦声,原本就产生于陕西大荔。 从春秋时期的古老“郑声”、秦末汉初“三辅”(今大荔、扶风、长安)人民编演的戏剧史家普遍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剧目“角抵戏”《东海黄公》,到魏晋六朝时期秦声乐舞和百戏一直盛演、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等等戏曲艺术的衍变繁荣以及安史之乱后汉落的宫廷艺人纷纷加盟,从宋代朝邑“岱祠岑楼”有了标志本,到有了戏曲活动旺盛的条件、元代的“社鼓喧阗,火烟辐辏”,到明代激越高亢、鹤立高吟的同州梆子曲谱引发明、清两代“花部”的勃兴和全国梆子腔戏曲剧种的兴盛以及温文尔雅、婉转动听的碗碗腔在同一地区的衍生壮大,都表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大荔县,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和戏剧之乡。
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是同州梆子发展的鼎盛时期,艺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唱腔也有了急板、慢板、散板、滚板等与杂腔的区别,以至于梆子腔在北京都成了大剧种,并以其曲折的剧情、高亢的曲调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呈现出压倒昆、戈两腔之势。著名梆子腔艺人攀小惠于乾隆元年加入西安创建的“江东班”,“以声擅,绝唱也”著称一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流派。
据《大荔县戏曲志》记功:曾在大荔学艺的著名同州梆子表演艺术家魏长生,在化妆、表演、声腔诸方面对同州梆子进行了改进与提高,从1774年到1780年,他三次赴京清演出,“一出《滚楼》,名动京师,举国若狂,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为之减色,士大夫为之心醉”(引自《燕兰小谱》)。清道光、咸丰年间,同州梆子在宫廷和民间都极为盛行,东府就有班社三、四十家,著名的就有四大班和八小班,艺人们甚至还集资修建了梨园会馆“庄王庙”。
传承价值
历史价值
同州梆子是中国梆子戏之鼻祖,其声腔形成历史源远流长。它是在“西音”、“秦音”、“秦风”、“秦声”音乐舞蹈基础上,逐渐演演变而成。前代学者有“秦腔俗称梆子腔,盖因其以木棒为乐器而得名者也,其来源极古,有谓肇始于战国”,“秦声即燕赵悲歌之遗响也,传入秦后,其声乃益激越,后世之秦腔实际胚胎于此焉”的说法。
现实价值
同州梆子是同州人民乃至西北地域之所向往和追忆的古老剧种,研究和整理演出、保留是戏曲界的责任,能唤起群众对戏曲的热爱,更进一步活跃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对研究秦腔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传承现状
造成同州梆子濒危状况的原因:
一、大文化环境的冲击,现代文明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地方领导对社会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
三、没有采取及时得力的保护措施。同州梆子的传承谱系。
同州梆子濒危状况:
一、能传述的只有唯一的77岁老艺人李治安。
二、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三、活动空间明显缩小,专业剧团人才青黄不接,民间同州梆子班社已无一生存。
四、演出条件过差,设备残缺。
1912年后,由于西安改良秦腔崛起,使同州梆子地域日益缩小,加之战乱与饥荒所迫,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关中各地班社相继解体,呈现出艺人星散衰落的局面,即使技艺出众的一些艺人,如“二麻子”赵步瀛,“咬牙旦”赵杰民,“迷三县”朱林逢,“猛开花”王德元及拜家红等,也只能转如西安易俗社、榛苓社、三意社当教练或参与演出。上世纪三十年代后,这一剧种即濒于消亡。
1959年国庆时,由同州梆子组成“陕西省同州梆子实习演出团”,赴京演出《破宁国》、《石佛口》、《辕门斩子》等优秀传统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艺界普遍好评。戏剧理讼家周贻白观看演出后,撰文认为:“中国各地的梆子戏曲剧种,盖源于同州梆子。
传承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抢救这一古老剧种,于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招收了74名学员,成立同州梆子班,聘请名老艺人王谋儿、何祥初、王麦才、王赖赖、朱林逢、刘省三、张海娃、段瑞峰等任教。培养出白岳焰、雷平良、王云香、杜爱仙、党树仁、贺安东等优秀青年演员。1958年,同州梆子班除在西安演出外,还赴大荔、蒲城、合阳、澄城一带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热情欢迎和好评;1961年5月由同州梆子班组成“陕西省同州梆子实习演出团”,赴京汇报演出《破宁国》、《石佛口》、《辕门斩子》等优秀传统戏,引起首都戏剧界的关注。著名艺人王赖赖演出的《滚鼓刘封》,被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誉为“活张飞”;戏剧理论家周贻白观看演出后,撰文认为,中国各地梆子戏曲剧种概源于同州梆子。
1964年同州梆子班学生毕业分配渭南,成立渭南专区同州梆子剧团,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而解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1979年在西安恢复成立陕西省同州梆子剧团,演出了《青丝吟》、《囊哉》、《丫鬟断案》等戏;现代戏《家庭公案》一剧。演出百场以上。同州梆子剧团于1987年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院属同州梆子团,先后演出了现代戏《琴恋》、《继母情》;新编古代戏《泣血无字碑》及改编移植传统戏《木兰从军》、《秦雪梅吊孝》等。该团于1997年撤消,尽管同州梆子已无专业剧团存在,但起高亢激昂、优美动听的唱腔余音,仍在千万人的耳际回响。
历史艺人
历史著名艺人有张娃子、吉娃子、白长命、李桂亭、兰州儿、白秃子、王谋儿、王宏生等。
● 申梅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申梅芳,女,汉族,1970年6月30日出生,共产党员,三级演员,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州梆子陕西省省级传承人。
送戏下乡演出王宝钏
1980年7月考入合阳县剧团,1987年7月调入大荔县剧团工作至今。从艺30多年舞台的演出,参予的演出剧目30多出,演出场次6000多场,饰演了正旦戏的王春娥、王宝钏、白素贞;武旦戏的杨八姐;须生戏的薛平贵;小生戏的崔户;武生戏的秦怀玉,王百党;花旦戏的刘媒婆等多种行当的人物角色。曾获1990年在渭南艺术节《巾帼魂》中扮演的辈大妈曾获三等奖;1995年曾在陕西省易发杯大赛《挡马》中扮演杨八姐曾获二等奖;
同州梆子《断桥》中饰演白娘子
2001年曾在渭南个人技能大赛曾获二等奖;2007年荣获渭南市青年演员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年荣获陕西文华奖大赛入围前百强。
演唱
在传承同州梆子这一文化遗产过程中,跟随同州梆子艺人雷平良老师学习表演艺术,同时深入民间向老艺人请教学习梆子戏表演与演唱特点,先后拜访民间艺术家张朝宝研究地方音乐及戏曲演唱技巧;拜访民间同州梆子艺人赵兴旺、王进发研究梆子戏演唱风格。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坚持代表性剧目的排演,基本掌握了同州梆子的表演技巧,为同州梆子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塑造的人物角色得到了各界及观众的认可和赞扬。
走进校园传授表演技巧
曾扮演塑造同洲梆子《断桥》的白娘子参加“国风秦韵”的录制;饰演《三娘教子》的王春娥参加渭南市2013年洽川“非遗日”展演;2010年参加渭南市“闹元宵 贺新春”精品剧目展演中,同州梆子首场亮相剧目《辕门斩子》扮演的佘太君获表演奖。先后参加了澄城县非遗展演活动;蒲城卤阳湖非遗展演活动;渭南信达大庙会非遗展演活动等。挖掘整理了同州梆子代表性剧目《盘山》、《金刚庙》、《三娘教子》、《断桥》《破宁国》等曲谱资料及演出视频影像。
● 何满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何满堂,男,汉族,1963年10月生,渭南市大荔县人。1981年,何满堂考入大荔县碗碗腔训练班学艺,1986年进入大荔县剧团工作至今。现为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陕西板胡学会理事、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剧协理事、渭南市音协会员。
表演照
何满堂具有丰富的地方戏曲音乐(同州梆子、秦腔、碗碗腔、眉户)知识,能熟练掌握板胡、二胡、笛子、硬弦、月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1994年,他组织大荔县剧团排演同州梆子《破宁国》选段,并在陕西电视台播放;2009年、2010年,他组织排演的同州梆子《渭水河》、《辕门斩子》先后参加了渭南市民间艺术展演和渭南市“迎新春·闹元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他还为大荔县剧团上演的10多出现代戏和30多出同州梆子小戏担任作曲、指挥。
表演照
何满堂为多部戏曲设计的音乐屡屡获奖。他为《生日》、《巾帼魂》、《打神告庙》设计的音乐分别获得渭南市民间小戏调演音乐设计奖、渭南市第三届艺术节音乐设计奖、陕西省“易发杯”青年演员大赛剧目音乐设计奖。1998年,何满堂随大荔皮影团出访德国进行文化交流。为了传承同州梆子,何满堂热情为年轻演员传授技艺,重点培养的人员有15名。何满堂现为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