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作为陕西陕北地区传统曲艺曲种之一,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州、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
2008年6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清涧县申报的“陕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据《唐书·礼乐志》“调露二年(公元679年)高宗命乐工制道调,祀老子”以及芝庵的“道家唱情,释家唱性,儒家唱理,故曰唱道情,或曰道情,即道情调也,与法曲异名而同实”的说法便可得知,道情产生于唐代,最早是道教观内咏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了词调、曲牌,演变成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
唐代,皇权与道教关系密切,将道教作为国教。为了维护道教的地位,争取信徒,道士在道院大唱道经故事。为了招徕更多的听众,又采用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故事来演唱,逐渐将道院里的说唱传至民间。后经艺人们的创造、发展,形成了简单的、也是最早的道情清唱、说唱形式。道情就是这样随着道教的兴盛而兴起。
宋代,以道教为正教,大力宣扬道教之说。真宗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修筑了极为壮丽的昭应宫、会灵观。后来,徽宗迷道更甚于真宗,在全国各地广修道观,使道院与道士剧增。这就使当时流行于民间的道情得到了扩大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在唐代使用琵琶、座鼓、钟、磬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迄今为止道情仍然沿用的主要乐器——渔鼓和简板,促进了道情唱调音乐形式的建立和风格的形成。
元代,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为统一中国,均曾求助于道教。他们对宣扬汉族统治之戏曲予以禁止,但对神仙道化戏却很少干涉,故元杂剧作家写八洞神仙度化之戏,在元曲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多。此时,已在民间广为流行的道情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坐班清唱发展成为广场演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皮影,成为有人物、情节的对唱表演,作为戏曲剧种已见雏型。
清代较重喇嘛教,道教渐趋低潮。但因慈禧梦想长生不老,道士高云溪便“以神仙之术惑慈禧,时入宫数日不出”,并秘密参与朝廷之事,故道教得以继续延续,而此时的道情也继续得以发展。一些文人学士纷纷循旧调创新曲,使道情的体载更加丰富。道情以“耍孩儿”、“清江引”、“罩罗袍”等为主要唱段,又吸收、采用了秦腔与其它梆子戏的一些锣鼓、唱腔、表演、剧目以及民歌小戏,逐步形成为成熟的道情戏。
从上述道情戏经过的说唱、地摊坐唱、化妆表演、舞台演出这样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可看出,道情不仅源于道教,而且在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与道教有着密切地联系,是一种与道教无法割裂的戏曲艺术形式。
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口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儒伦的老爷爷,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戏传播到子洲、子长、志丹、横山、绥德等地,出现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兴盛局面。演出形式从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成为各地庙会赛戏的主要娱乐品种。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戏,晚上闹秧歌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村与村的道情、秧歌班子还要进行下帖和还帖式的相互邀请演出活动,当地称为闹红火。
民国二十四年(1935)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于横山等地创造出一种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故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艺术风格与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新道情欢乐、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欢迎。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乡班社均改唱新道情,如清涧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陈家坪班、坡家沟班、八斗岔班、淮家湾班、横山破罗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湾班、强家沟班、刘家川班、子长强家沟班、榆林镇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堡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一些班社还购置了新箱,培养出了一代新的演员,并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戏。
现主要分布于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地区。最集中的是子长县、延川县和清涧县。其辐射区域到内蒙古河套一带,晋西北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的地区。
艺术特色
形式
陕北道情是陕北的地方戏曲。以舞台(主要农村庙会)演出为主。也有农村闹秧歌扎场子演出和道情自乐班的自娱自乐演出。
特征
1、传统剧本内容特征:①探讨天地、男女等哲学类问题。②戏中人物多出于宗教典籍佛、道多于儒。③剧本框架是原来的,细节大多是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经历修改的。
2、以道情教化为主要内容。
3、语言特征:文人雅调少、民间俗语多。
4、表演风格:谐谑音闹成分多。
5、音乐上苦腔多于欢音。
演变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徒唱的经韵,当时是诗赞体。宋代后,经韵吸收了词、曲牌特点,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道歌。其流行于北方的一支,在原韵调的基础上发展为曲牌体,又逐渐演变成戏曲。根据其代表剧目《十万金》看,其早于《西游记》的面世,《十万金》中的《孟姜女哭长城》可以源于唐代国名变文。由此可推断。陕北道情是早于元杂剧或与元杂剧同期的古老剧种。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中国汉至唐代的封建统治阶段,为了加强他们的皇权地位,提倡汉族道士创立和发展的道教,推崇黄帝和老子为教主,反对外来的佛教。唐高祖李渊,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将他说成是《道德经》作者李耳的后裔,和老君(即老子)有亲缘关系。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得到道教支持夺取了皇位,故极力兴道抑佛。为了维护道教地位,争取信徒,道士们采用有说有唱的俗讲变文来扩大宣传,这种说唱形式,说部为散文、唱部为音乐伴奏的韵文,其唱调被称为道情或道调。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道情,使它在一开始就与其它演唱形式迥然不同,不俗而贵、受人尊重。
如清涧闹道情的到了哪村,那村的人便在村口摆设酒肉,桌旁还要站上两名身穿道袍的人,来接侍、侍应秧歌班,而以演唱为乞食工具的其它戏曲艺术班社则无法得到这种礼遇。而且,道情在发展成为戏曲剧种的初期,扮演的又都是清一色的神仙道化戏,如《目莲救母》、《王祥卧冰》、《刘秀烧窑》等。使人们自然地能产生出一种敬畏感。道情的许多传统戏如《湘子出家》、《上终南山》、《林英敬香》等,所反映的也都是道教中一些代表人物出家成仙的故事。通过这种艺术方式来宣扬:人是精神自由、独往独来的,应抛弃一切功利,割断一切关系,摆脱羁绊,遁世绝俗,清静无为。
要与自然相通、契合,求得心灵的自由超越及对天地至道的直觉领悟,在内心的虚静状态中接纳万物,以此达到人格的完善与自足这样一种主宰自我、顺应自然、出尘拔世、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道家思想。另外,道情的服装与道教的服装如出一辙,“盘道”时,男角大都身着道袍,手持佛尘(俗称蝇刷子),女角一般身穿彩服,持扇、提帕,使人自然地联想到道士的“盘道”。正是道情带有的这些宗教色彩,使道情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陕北道情源于道教,与道教有种相承关系,随道教的兴盛而兴起,随道教的延续而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局囿于道教的兴衰,而广收并蓄其它艺术养份,使自身日臻成熟、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戏曲艺术;同时,陕北道情与道教又是一种相辅的关系。
在统治者信赖神权的封建时代,由于道情所具有的形象与情感的特殊感染力,使得统治阶级殚尽全力利用道情以及其它艺术形式来渲染、美饰道教,强化人们的道教心理和道教情感。道教徒们将道情艺术作为宣扬道教的手段,使道情为传播道教服务,这就使道情发展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意义和风格的,受道教影响至深、至久的,带有浓重道教色彩的戏曲艺术。用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所说的:“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这两句话来概括道情与道教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行当
陕北道情生、旦、净、丑齐全,并以须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花脸无唱腔,均为道白,秧歌风味浓厚,动作大方,以扭、摆为主,无严格程式,生活化动作较多。重唱工,无武打戏。包头(旦脚)和花脸化妆额戴明镜片,下吊两个丝帕。
服装
服装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则沿用大戏服装。有用民间土布制作的,也有用纸剪成的,因地制宜,无一定规范。
艺术流派
陕北道情作为陕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按其流行地域和艺术特点划分,可分东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涧道情。
东路道情是指民国初年从山西临县等地传入府谷、神木等县与本地语言、民歌等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道情。
西路道情是指从甘肃陇东一带,通过皮影、社火等途径传入定边、靖边、横山等县与本地的语言、民歌相结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道情。
清涧道情是专指流传在清涧县及其邻区的道情。其中清涧道情最为盛行、最具代表性,被誉为“正宗的陕北道情”。
曲调发展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曲调分东路和西路两种。东路即新调,西路即老调。其调式不同,东路为徵调式、西路为商调式。但两音的曲牌名称基本相同。其声音高亢而奔放,柔情而细腻,既有阳刚之气,又有乐府之风。
曲调有“平调”、[土字调]、“十字调”、“耍孩儿”、“终南调”、“高调”、“阳北调”、“二五锤”、“八字调”、“太平调”、“浪堂调”、“金丝疙瘩调”等二十余种。每调又有“平板”、“阳板”、“落板”、“代板”、“导板”等板头和板尾。无帮腔“嘛韵”,曲调词格一般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
伴奏音乐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用四股弦、双马尾制弓)、管子,号称三大件。武场有简板、渔鼓和陕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铰铰等,构成了陕北道情音乐的显著特征。
新道情的唱腔,经过艺人改造,板式变化体成分不断增多,采用《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乐器上,改用板胡为主奏,并增加了提琴、打琴、长笛等,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清涧骆儿巷一琴师还在四音子的基础上,改制出一种六音子,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
经典剧目
陕北道情的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连台本戏、本戏和回回小戏。
主要传统剧目有:《高老庄》、《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狱》、《王祥卧冰》、《十万金》(包括四本连台大戏《孟姜女哭长城》、《红桃山下界》、《打经堂》、《刘金进北瓜》、《韩湘子》、《伍员逃国》、《割肝救母》、《打棍出箱》、《汾河打雁》、《花柳记》、《李大开店》、《刘秀走南阳》、《红毛跳墙》)、《闪婚图》、《两世姻缘》、《合凤裙》、《二女子游花园》、《秋胡戏妻》、《鞭打芦花》等。最长的连台本戏《雪拥蓝关》,可连演三天三夜。
主要现代戏有;《家庭图》、《二流子转变》、《王长生揽工》、《劝子归队》、《纺纱》、《南下开荒》、《难民图》、《王三小求妻》、《禁洋烟》、《三回头》、《吴逆子》等。
建国后现代戏主要有:《支农忙》、《朝阳人家》、《挑女婿》、《两家亲》、《赛畜会》、《意中人》、《接婆姨》、《沙海红旗》、《土地风波》、《赞新婚》、《小四德》等五十余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翻身道情》、《兄妹开荒》等道情剧,从陕甘宁边区一唱出,就在祖国的大地上唱红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仍不失为陕北道情的代表。
道情十字调《灵英降香》:
三月三日天门开,灵英小姐降香来,
祷告天间众神灵,保佑我丈夫早回门。
一炷香奴敬上,上天的玉皇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二炷香奴敬上,关公二郎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三炷香奴敬上,三圣母娘娘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四炷香奴敬上,四大天王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五炷香奴敬上,五帝五方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六炷香奴敬上,南斗七郎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七炷香奴敬上,北斗七星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八炷香奴敬上,八大金刚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九炷香奴敬上,九天玄女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十炷香奴敬上,十殿阎君哎咳哟,
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
十殿阎君,九天玄女,八大金刚,
北斗七星,南斗六郎,五帝五方;
四大天王,三圣母娘娘,关公二郎,
上天玉皇,你保佑奴丈夫哎,哎咳哟嗨,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来。
传承保护
艺术名家
乐师
田思、任拦挡、刘仲众、曹存书、白世亮、黄金鏊、刘永海、白凤海、李振有、张玉合、郭占山、张成祥等;
演员
强联社、强三、强德奎、张海生、张国苍、张国万、刘汉珠、黄德铭、李向海、白树林、刘永义、李敬胜、惠克俭、李培成、郭吕才、惠万年、惠万国等。
传承谱系
采用口耳相传方式,承传形式主要有家庭家族承传和区域性承传两种:
1、家庭承传: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典型者为延川县高家河村惠万年一家,其谱系为:第一代:惠万年之父(清末)—第二代:惠万年—第三代:惠斌杰(惠万年之子)、高小芹(惠万年儿媳)、惠五子(惠万年五子)—第四代:惠智勇(惠万年之长孙)、惠新艳(惠万年之孙女)。
2、区域性承传:从家庭承传家族承传扩展而来,如子长县强家沟道情以村子为单位承传,其谱系以村子为单位:第一代:强猛(清末至民国初年)—第二代:强不屈、强增高、强文宽、强文成等 —第三代:强美功、强智胜、任仙周等 —第四代:强世斌、强德华、强德哲等—第五代:强德奎等—第六代:强联社、强埃社、景跳霞、强三、强四、强振社、陈春峰等 —第七代:强娇娇、强凯、强珊珊、强博达等。
保护现状
1、老艺人逐年谢世,能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有的原始剧本已绝迹。
2、如今道情演出活动百分之九十是农村庙会,只有普及,没有提高,且有下滑趋势。
3、青年人里懂退情者甚少,后继乏人,若再不抓,将会失传、灭绝。
4、专门研究的人员缺乏。
传承意义
1、陕北道情保留了许多原始的、传统的文化。无论剧本结构,语言风格都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2、音乐与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的音乐截然不同。保留了远大的道教音乐风格。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3、在新文艺运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民间流传甚广,是陕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 白明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白明理,男,汉族。1952 年至 1962 年在上学期间开始接触道情。1962 年至 1982 年回家务农的同时成立了业余道情班。
表演照
1982 年道情班解散。2005 年6月,重操旧业,开始在清涧县城参加道情活动,受到许多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好评。2006 年,被评为陕北民歌十大歌手之一。2006 年至今,成为专职道情民歌演唱手。
表演照
在父辈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唱道情。后拜师学艺于清涧道情传人黄金鏊的弟子王仰山,一度成为清涧县唱道情的好把式,在清涧提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表演照
随着从艺道路的延长和屡屡获奖,跟随他学艺的徒弟也逐渐增多,先后有谢东莲、师跳、韩翠珍、师冬梅、白艳、白艳玲等40 多人,其中有许多同志能熟练掌握道情的各种唱腔和曲牌。都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6 年至今,白明理共举办道情培训班 15次,培养道情爱好者500多人。
● 惠斌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惠斌杰,男,汉族,1956年2月生,榆林市清涧县人。惠斌杰从懂事起就跟随父亲学唱道情,1966年开始参加道情班子演出。
合影
在他的影响下,老伴高晓琴、儿子惠智勇也相继参加道情演唱。惠斌杰的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表演形式,演唱题材有民间故事、神话、传奇、小说等,演唱形式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惠斌杰的表演既吸收了陕北民歌、小调的音乐旋律,又吸收了陕北说书的音乐节奏,也保留着陕北说书“平调”的调式。惠斌杰的演唱多为曲牌体,曲调有 “平调”、“土字调”、“十字调”、“耍孩儿”等二十余种,曲调词格一般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惠斌杰演过的剧目有几十出,主要演出剧目有《高老庄》、《王祥卧冰》、《刘秀走南阳》、《李大开店》等。
表演照
1976年和1979年,惠斌杰先后参加延安地区第一、二届文艺汇演并获曲艺演出三等奖两次。此外,惠斌杰还在2006年的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中演出过陕北道情,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表演照
2009年12月,惠斌杰自编自演的融陕北道情、陕北民歌、陕北酒曲为一体的《瞧这一家人》综合性艺术节目赴上海参加了上海电视台《欢聚世博》节目的展演录制。现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