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碗碗腔
陕西东路碗碗腔,又称时腔;建国后曾改为华剧。但当地人还是叫它碗碗腔。它是陕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据说产生于唐代的同(州)朝(邑),盛行于明末清初,流传在今天的渭南市十多个县区,特别是大荔、临渭、华阴、华县、等县仍很活跃,并流传到全省及周边山西、河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地一些地方。
它的表演形式分皮影和真人两种,其皮影的影偶制作之精美,表演技术之巧妙,影调之复杂,剧本之高雅,十为罕有其匹。1956年,陕西省戏曲剧院三团将碗碗腔《金琬钗》中《借水赠钗》搬上大舞台由真人演出获得成功后,为全省小剧种搬上大舞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60年,大荔将并县后的朝邑剧团更名为大荔碗碗腔剧团。
碗碗腔虽属小剧种,但艺术的各个方面却相当完备,唱词通俗典雅,格律自由,声韵严谨,平仄讲究,文白相参,虚实共求。音乐细腻雅静,婉转缠绵,悠扬悦耳,乐汇清新。行当分工精细严密,能使人物性格化的唱、念、做、打贯穿始终。
它很能表达出中国民间戏曲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文化的启迪,它在国内外所受欢迎,远远地超过了它的本身。碗碗腔的音乐体制为典型的板腔体代表者,特别是音乐的细腻、委婉、缠绵,使人陶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长期流存下来正是与它的艺术特色突出分不开的。
碗碗腔皮影的造形总的是:强调外形轮廊,平面化的构图处理;装饰性、程式化的造型语汇,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也就是正侧面面部刻化要一眉一眼的造型,表情处理要模糊化,性格特征的强化夸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