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雷上锣鼓
上锣鼓铿锵有力,表演以小鼓引领,形成一问一答的对垒效果,十分别致动听。开始时敲的鼓点叫“排锣”,起着集合人员,统一节奏快慢的作用;接着敲“流水”,变化较多,听起来热闹,主要为烘托气氛;“上鼓”阶段鼓点急促,进入高峰,鼓手骑马蹲裆,敲锣者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锤经头部划弧,鼓手和锣手边敲边转圈,整齐而激烈,敲铙钹的则将铙钹高高举过头顶,矫健而有力,情绪十分热烈;敲到高激处,鼓点变成“乱刮风”,随着一声尖利悠长的口哨,一方扛起鼓便跑,另一方在后紧追不舍,火铳在前面开路,巨响震月,哨烟弥漫,篝火熊熊,火把高举,口哨声此起彼伏。
追上了,一方把鼓摞到另一方鼓上,另一方那里肯让,争得难分难解。争持之中,难免擦破点皮,流几滴血,但愈是这样愈高兴。据说见了血,妖魔鬼怪被镇住了,来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数九寒天,敲的人光着身子,交叉背着两串马铃,下边只穿短裤,敲大鼓的还要有人在身后扌扇 凉。就这样敲啊追啊,一般从农历正月十四到十六连续敲三个夜晚。
上锣鼓的鼓点、气势和热烈场面,颇似原始民族部落同族共舞的场景,展现出北方人粗犷豪放、刚毅豁达的性格,这一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1987年,在“陕西省民间鼓舞学术讨论会”上,引起了来自全国各地民俗和民间舞蹈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被誉为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活化石,其表演多次在《陕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有关栏目播放,在全国有关报刊上进行了报道,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