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道教音乐
白云山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观,地处陕西省北部佳县城南5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白云山道教音乐是白云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常配合白云山庙会举行。白云山道教音乐由经韵曲调、笙管音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
图注:白云山道教音乐演奏现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白云山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仪等人持陕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总理教务,首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份,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清康熙年间,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乐,并使之融入白云山道教音乐之中。于是,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道士们又吸收佛教、晋剧、唢呐、陕北民歌等曲调的精髓和演奏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
图注:白云山道教音乐演奏现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艺术特征
1、是道教的外向行为表现,道教斋醮科仪活动的产物。作为表达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斋醮科仪紧密结合,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显明的道教文化特征。
2、是一个容量博大的文化载体,由南北两地的道教音乐组合而成,在与陕北民歌、陕北民间吹打乐、晋剧音乐的交流、兼融中丰富、发展,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中共有的多元性特征。
3、在民间音乐中极为少见,由于流传的道派、地域不同,在道教音乐中,它又与其它道观道教音乐的内容、形式、旋律、风格以及乐器配制等均有不同,它既不同于全真教通用的《全真正韵》又不同于带有江南丝竹、苏杭吴腔音乐风格的南方正一道音乐,应属仅流传于本区域的“地方韵”,是民族文化中的珍稀品种,因而具有珍稀性特征。
4、多在庙宇、经堂、斋坛前演出,具有演出环境的特殊性特征。
5、在道教科仪和民俗祭祀活动中演唱演奏,依赖道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生存、发展,具有顽强的依赖生存性特征。
6、乐器特别,曲牌古雅,音色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具有很高的聆赏性。
图注:白云山道教音乐演奏现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
表演器具
白云山道教音乐的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
1、吹奏乐器:
管子:管子身长15.2cm,上口直径1.2 cm,下口直径1 cm,与我国北方流行的管子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一般管子管身均为木制,而白云山用的管子则是用锡铸造,且为吹奏者自制。这种锡制管子发音粗犷,音色明亮,有金属振鸣的特点,是领奏乐器。因为吹奏费力,一般不连续吹主旋律,多加花、挑字自由演奏。
海笛:身高31.8 cm,碗口直径8.2 cm。它的音色明亮、高昂,富于表现力,是主吹旋律的乐器。白云山笙管音乐原本不用海笛,是道士马至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陕北民间吹打乐和晋剧吹打乐中引进的。海笛的引进加强了笙管音乐的表现力,大大拉进了道教笙管乐与陕北民间吹打乐的距离,使其更加贴近民众,适应北方民众的聆听习惯,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音乐。
笙: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亮,中低音优美丰满,易与管子、海笛音响相融合,是乐队中的和音吹奏乐器。据道士屈圆恩1924年手抄工尺谱所载,白云山当时用的是17管17簧笙。用17簧笙吹奏,和声效果好,音响更加丰满厚实,但同时也增加了演奏难度。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现在白云山的吹笙者多将新买的17簧笙卸掉五个簧片或封堵五个发间孔(其中包括他们仅吹的一种调D调用不上的簧片),改作12簧笙吹奏。
2、打击乐器:
小鼓:鼓面直径23.5 cm,蒙牛皮,用双槌,随旋律即兴演奏。行进中演奏时则一手执鼓一手用单槌击奏。
小镲:直径17.8 cm,节奏性乐器,通常在慢板中每二拍一击,在流水、紧流水中每拍一击。在打击乐曲中,击点与大钹相同。
大铙:直径30 cm,碗小,节奏性乐器,在奏打击乐曲时使用。声音洪亮,多在强拍击奏,或与大钹交替击奏。
大钹:直径30.3 cm,碗大,节奏性乐器,在奏打击乐曲时使用。声音洪亮,多在强拍击奏,或与大铙交替击奏。
铛铛:南方称铛锣,直径17.2 cm,无脐,节奏性乐器,通常每拍一击,在打击乐曲中,击点与大铙相同。
二饼子:南方称双星,由二个直径均为11 cm,音高不同的小云锣组成,系于二饼子架子上击奏。演奏时每拍两击。
手铃:是高功法师在科仪、法事活动中发号施令的专用法器。
木鱼:在念经和演唱经韵曲调时敲击。
磬:多在演唱经韵曲调前后敲击。
中铜鼓:在真武大殿上香奏《上香曲》时敲击。
钟:大钟在道教科仪开静、止静时呜击,小钟在真武大殿上香奏《上香曲》时呜击。
图注:白云山道教经乐团演奏现场(陕西省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