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信天游
顶目简介
广泛流传在靖边这块土地上的信天游,当地群众称之为“山曲儿”顺天游。它那质朴的语言,浓郁的乡土特色和优美感人的曲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经久不衰,世代传唱。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株瑰丽的花朵,可以称之为花中之王而名扬中外。
实践方式:演唱
核心要素:生活在黄土地上的靖边人民,经历了几千年的苦难历史,磨练出了独具一格的高昂、宽野、憨厚、纯朴的黄土汉子性格,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高昂、宽野、深沉、动听的黄土风味音乐文化,祖祖辈辈相传至今,记载着他们的劳动、爱情、民风、民格、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喜、怒、哀、乐等等。
主要特征:
一、结构简朴。歌词—般上下两句为一节,上句比兴,下句陈述要反映的真实内容。
二、内容丰富。它唱劳动,唱苦难,唱爱情,唱山,唱水,唱自由。
三、调式集中。它的调式结构与歌词一样,一般上下两句为一段,而多段反复,在五声调试中以“商”、“征”、“羽”为主要调式。
四、旋律优美。音的走向自由,音域宽广,高亢奔放,优美、动听。
五、演唱自由。它触景生情,即兴演唱无拘无柬,张口就唱,顺天而游。
六、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加伴唱等多种形式,不受条件限制,有无舞台,有无伴奏,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都可以尽情演唱。
七、群众性广泛。它贴近生活,易学易唱,不分男女老少,张口就唱,便于流传。
地理位置及分布区域
靖边县,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 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西南部。介于东经108°17′—109°20′、北纬36°58′—38°03 ′之间,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 靖边县常住人口为389002人。靖边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通风条件好,雨热同季,四季明显,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低温霜冻,其次是大风和冰雹。年平均降雨量443.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828.2小时。年平均气温10℃,≥10℃的植物生长有效积温为2800℃,年平均无霜期为193天。
信天游,是以驰名中外的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杻纽古夏州——靖边一带发祥轴心,并辐射流行于中国西北的一种民间音乐和歌谣艺术形式。在以靖边为轴心的长城沿边农牧交错带地区,叫信天游、山曲儿;在神木府谷及紧靠晋西北黄河沿岸诸县叫爬山调、山曲儿、信天游; 在延安诸山区县叫山曲儿、信天游或顺天游。在宁夏河套、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高原叫花儿。但其基本范式结构与格调仍然属于“信天游系列”。这是因为:一、古夏州地曾经是西到银川经由河西走廊而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二、古夏州地多民族土著居民,除一部分逐步移迁陕北诸县外,大多数是在反复的割据中整部落西走河套和沿河西走廊西迁的。
因此,从“信天游系列”分布区域的渊流考察中,我们可以立即发现:信天游的根系和主干,就在具有悠久多民族历史传承文化的古夏州——靖边。
传承脉络
靖边信天游
第一代 杜芝栋,男,1899年生,1986年病逝,靖边县镇靖乡镇靖村农民。
第二代 王志强,男,1928年生,2005年去世。靖边县青阳岔镇人。
第三代 李汉致,男,1942年生,农民,靖边县东坑镇四十里铺村人。
第四代 闫志雄,男,1960年生,靖边县张家畔镇人。
第五代 秦靖红,男,1976年生,靖边县张家畔镇人。
第六代 吉 天,男,靖边县张家畔镇人。牛荣,男。靖边县张家畔镇人。
第七代 刘鑫宇,男,靖边县张家畔镇人。
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靖边信天游曲调高亢悠扬,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更感觉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信天游一唱,冲散了听众的烦恼与忧愁,它贴近生活,易学易唱,不分男女老少,张口就唱,便于流传。在靖边可以说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人不歌。它能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是靖边县劳动人民文化生活不少重要部分。祖祖辈辈相传至今,记载着他们的劳动、爱情、民风、民格、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喜、怒、哀、乐等等。
“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靖边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流行于陕北、内蒙、山西的二人台,山曲、小调和船工曲、戏曲曲艺小段与江浙流行小唱,在与“信天游”文化艺术的交融衍化过程中,也无不发生了文化基因的置换与嬗变。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化现象。而信天游文化气质的大自然秉性,则是其深厚底蕴和文化整合功能的根源。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和传承功能,保留丁许多世代文化与历史真实,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其文化价值绝不逊于“诗经”,“乐府”和“古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