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胸鼓
项目简介
宜川胸鼓,俗名花鼓子。宜川胸鼓是以鼓舞为基础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经由古代战争中人们擂鼓助战、传递信号、击鼓庆捷的形式演变而来。据宜川县志记载,胸鼓从宋代就已在黄河沿岸地区流行。与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齐名,被并称为“陕北三鼓”, 宜川历史系雍州之域,地处陕西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接壤,黄河两岸的先民都有打胸鼓的习俗。
宜川胸鼓从宋代以后在宜川黄河沿岸地区逐渐盛行,经历了由原始形式向鼓舞演变、发展、成熟、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宜川胸鼓的演变、发展经历了由宋代至清代漫长的时期,在民国至建国初逐渐走向成熟,“文革”时期一度沉寂,后经抢救挖掘,得以恢复,并有了新发展。1953年参加陕西省民间艺术表演获一等奖,1991年参加省九运会开幕式。1994年参加国庆45周年献礼演出,1996年宜川县被文化部命名为“胸鼓之乡”。
地理位置及分布区域
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总面积2945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宜川地处关中、陕北、山西交汇处,所以汉唐文化、陕北文化、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间习俗和文化。
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有蟒头山、盘古山、凤翅山、虎头山、七郎山等山峰高地。宜川县境内也有许多诸如鹿川、白水川、交川河、西川河、等川河,年平均气温11.1度,年降雨水量483㎜,无霜期130天,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古时乃兵家必争之地。举世闻名的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境内;这里曾经诞生过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黄河大合唱》。历史上宜川县虽然人口不多,但是人文繁盛,在陕北流传着“文出两川,武看三边”的说法,宜川便是其中一川。
传承脉络
据宜川县志记载,胸鼓从宋代就已经在黄河沿岸地区流行了。由此断定宜川胸鼓可能发源宋前的唐代。宜川胸鼓清代以前的传承情况不详,民国时期,鼓手多为山西人,姓名等情况亦不祥,建国后,第一代老艺人胸有刘世华、吴明盛二人;第二代传承人:张明雄;(省级传承人);第三代传承人:宋军强(市级传承人)、薛红栓、肖志红、赵五平、宋军强、王小芳、王贤珍、薛晓林、卫秀枝、许瑞琴等人;
目前技艺较好者有300余人。
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陕北多鼓舞,作为其中之一的宜川胸鼓以其刚劲矫捷、潇洒爽朗、节奏明快、清脆奔放的风格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同时作为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县域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有舞蹈者的优美,又有武术杂技的刚健有力,彰显黄土风情,黄土儿女勤劳乐观、欢快质朴性情和趣味,反映黄河儿女热爱生活、欢乐喜悦的心态。因此这一舞蹈形式也是承载其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宜川胸鼓对发展特色化地域文化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宜川文化的符号,宜川胸鼓在表现形式与精神上,承载了大量的文化思想,甚至在对生活习俗与生产方式的描述中,都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