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社火
项目简介
社火起源于古代的社祭、傩仪和祈年活动,历史悠久。随着历史发展,其祭祀内容不断淡出,形式不断演变,逐渐发展成年节期间以娱乐为主的群众性民间艺术活动。户县社火种类繁多,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二十种形式。穆家堡、杨家堡、凿齿村、定舟村、宋村、文义村、振华硙、显落村的平台社火和芯子社火,乔家庄的背火、牙道村、栗峪口的高跷,马营竹马、小寨旱船以及马村、元马店等村的地社火,皆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户县社火与远古时期的祭祀文化一脉相承,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融汇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民间锻造技艺等各类艺术和技艺,形成多姿多彩异常丰富的艺术样态和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自发性、群众性和传统性不但具有重要的民俗学和社会学价值,同时对于凝聚人心,维系村民合作与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位置及分布区域
户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在东经108°22'至108°46',北纬33°46'至34°16'之间,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县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为界,南以秦岭分水岭与宁陕县接壤,北靠渭河与兴平县隔岸相望,东北与咸阳市相接。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7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6.1%;平原面积5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9%。现有人口57.6万人。辖18个乡镇(其中2个旅游区管委会),512个行政村。县城在东经108°37'、北纬34°07'之间,距离省会西安39.9公里。户县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传承脉络
苍游乡凿南村社火社
第一代 阎进堂 男 卓南村
阎德原 男 1889 卓南村
第二代 闫树铭 男 1906 卓南村
阎德林 男 1929 私塾 师传 1937 卓南村
第三代 阎敦厚 男 1943 小学 师传 1950 卓南村
阎习昆 男 1945 高中 师传 1955 卓南村
宋强银 男 1946 小学 师传 1954 卓南村
第四代 闫继军 男 1958 初中 师传 1965 卓南村
草堂镇宋南村社火局
第一代 宋征义 男 宋南村
第二代 宋金山 男 宋南村
第三代 宋奎民 男 1926 小学 父传 1935 宋南村
第四代 何智民 男 19320 小学 师传 1940 宋南村
宋志荣 男 1946 小学 师传 1955 宋南村
庞光镇穆家堡、杨家堡社火理事会
第一代 发子七 男 穆家堡
第二代 麻鸡娃 男 穆家堡
麻 三 男 穆家堡
王 大 男 穆家堡
第三代 张 三 男 穆家堡
穆生义 男 1936 初中 师传 1945 穆家堡
王智民 男 1930 小学 师传 1940 穆家堡
穆士杰 男 1928 小学 师传 1938 穆家堡
关福永 男 1946 小学 师传 1955 杨家堡
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艺术价值:社火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价值特别突出的民间艺术,它吸收和借鉴了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民间锻造技艺等各门类艺术之长,取其精髓,珊繁就简,烈热朴素,惊险悬妙,景情交融,突现出中国乡村群体智慧和强烈的艺术创造精神。
实用价值:社火的实用价值主要是自乐和乐人。自乐就是借助活动平台,尽情释放参与者表演者的内心情怀,实现自我身心愉悦的目的;同时又感染观众,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使观众在观赏中达到精神满足并受到一定教育。自乐和乐人都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是人文和谐的良好境界。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抢救和保护社火艺术,对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