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子,顾名思义一丑一旦必须在不到一平方米的方桌上和着清脆的锣鼓载歌载舞,或倾吐儿女恋情,或敷演故事传说;说唱逗捧、蹦跺、颤扭,无不起落有致应对裕如。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山区场地狭小的环境,能照顾观众防止拥挤,另一方面如果艺人功底欠佳技艺不高恐怕也不会擅作此举的。
小场子主要分布在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及周边的大同镇、五里镇、流水镇、大河镇等乡镇、川道河谷地区,流及毗邻的旬阳、汉阴、石泉、紫阳、白河、宁陕6县。
经查小场子形成于清乾隆中期,清嘉庆年间(1772-1810年)已趋成熟,道光年间达到鼎盛。当时恒口、五里一带演出班社就近30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小场子空前兴盛。后来由于极左路线和社会动荡,小场子也就一蹶不振。
直至上世纪80年代《民舞集成》期间,上下一心用将近一年多时间对小场子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通过近20年的尽力扶持,小场子锻造出了不少精品节目,受到各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小场子艺术特征鲜明,与其它民间歌舞比较它有三大亮点,即:八仙桌上跳舞,唱歌演故事绝无仅有;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一套动作向三个不同方向重复表演而丝毫不露痕迹不多见;丑角耍草帽圈似魔似幻,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上世纪末期,小场子著名艺人相继去世,出现断代现象,随着社会繁荣,生活习俗的变化让小场子失去活动平台,市场萎缩,生存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