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系中国文化名家、中央联系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摘要
从文明社会建立之前,文化与技艺就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交织在了一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人们关于劳作模式、生活方式的文化记忆,塑造了文化空间。在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传统工艺逐渐振兴的当下,如何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既是技艺的传承,亦是文化的传承
文化有着多姿多彩的面貌,丰富多样的形式,其化育人心、强根铸魂的作用让那些久经岁月磨砺的文化遗产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之中。而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是将无形的技艺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潘鲁生看来,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根与魂的认知。“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生活品质和品味的提升,都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寻找根和脉。”自称为“手艺人”的潘鲁生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始终坚持民间艺术是其创作的根基。他常用三句话来形容自己的身份:专业是画画,职业为教书,事业为民间文艺研究,并将之视为人生幸事。在他眼中,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融于生活,是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凝聚着历朝历代匠人谋生的技艺,蕴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工匠精神。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该如何理解呢?潘鲁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然后用常任理事国的语言翻译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引入的概念,日本称其为‘无形文化财’,中国台湾翻译为‘无形文化资产’,比如陶瓷,指向的并不是陶瓷这一器物,而是制作陶瓷的技艺。”手艺、传说、仪式,这些精神层面的文化,是更值得我们去抢救和保护的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潘鲁生这样说道。对这一点的忽略和无视,可谓是现代社会最大的缺失。传统工艺的传承,既是技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潘鲁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穿汉服、写汉字就能传承的,要从根上看到传统文化缺失带来的重要影响。衣食住用,智慧匠心,塑造了生活的艺术。”
保护和发展的关键是使之继续生存繁衍在当代社会空间中
传统工艺的传承以人为载体,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从全球来看,传承的探索与践行从未停止,我国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逐年上升,系列文化战略的出台,也表明我国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之路。在潘鲁生看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深刻持久的过程,不仅关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保护与传承,也直接关系到现代设计和产业发展。当前,我国已将“传统工艺振兴”提升到国家策略层面,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亦陆续颁布,传统工艺振兴进入政策实施阶段。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热度不断升温,“热的背后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背后的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做?”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传统手工艺资源流失、个体经济权益保护未能有效实施、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很难做到有效的保护等,潘鲁生认为要因势利导,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制订、相关促进发展组织的健全等方面应不断地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在手艺人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很多传统工艺中的经典造物造型样式或技艺要素为现代设计所吸收,经转化之后重新融入了生活日用、居家陈设、首饰服装,乃至公共空间、建筑环境、仪式庆典,化身为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工艺美术形态。潘鲁生列举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典型案例:山东莱州、莒南、嘉祥等地的民间石雕工艺已由服务民俗信仰转向现代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品;临沂郯城红花乡的民间手艺人把传统的盘扣、服饰绦子转化为了“中国结”等挂件、摆件装饰品,覆盖了国内外市场的70%以上。这些发展的例子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扶贫脱困工作提供了助力。“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将成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成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保护和发展的关键是使之继续生存繁衍在当代社会空间中,发挥思想、文化、经济的多元作用,而不只是作为文化的标本、档案和历史记忆。”潘鲁生说。
教育是传承与振兴的基石
古老的生命记忆,活态的文化基因,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特质。也正是由于这一特质,其传承方式依赖口传心授,因此后继乏人和文化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单一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需求,与教育结合,是进一步保护、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途径。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潘鲁生认为传承是师徒概念,而教育则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性,扩展受众,也可以营造继承传统文化的氛围,构建良好文化生态。潘鲁生认为将文化资产引进校园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传承方式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应,比如戏曲、民歌、民间工艺等进课堂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于2019年12月举办了首批成果发布会。“之所以要推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正是因为民间文学中有一些鲜活的故事,其中有史诗、有神话,有传统的、有想象的,也有充满科学意识的。这些都可以讲给孩子听。”
传统工艺的传承有其独特规律,因此根据学生学段的不同,课程设置与目标也有所不同。在潘鲁生看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着力点应放在对文化传统的感知、体验、认同方面。目前,山东省中小学教育通过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剪纸、年画、地方戏曲,了解地域性的特色乡土文化,以这种方式唤醒“文化记忆”。高等教育阶段,在传承过程中融入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让年轻学子主动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使命。
在此基础上,潘鲁生指出:要加强专业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构建中国“手工艺学”学科,对“手工艺”进行专门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面向公众开展普及教育亦很有必要,比如在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里举办展览和现场传习活动,利用参与性教育方法以及游戏、见习培训等方法促进人们体验传统手工艺文化。此外,还要持续推进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的不就是文化和精气神吗?”潘鲁生如是说。“那些本土的、民族的、无形而深刻的文化将真正显示出我们的存在,体现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感受以及存在方式,慰藉心灵并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在潘鲁生看来,做表面文章永远入不到孩子心里,骨子里没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就没有真正的热爱。
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经历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文化资产与传统工艺既是精妙的创造,也是代代人内心的坚守,需要我们用心守护,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