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族群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众多精妙绝伦、特色各异的舞蹈艺术。这些传统舞蹈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和当地人民的生产实践、信仰习俗、节庆仪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特定社区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艺术结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等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传统舞蹈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很多舞蹈艺术逐渐走向消失。但近些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一些传统舞蹈又重新焕发生机,甚至进入了大众视野。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舞蹈类项目在保护和传承中需要遵循发展的内在规律。
尊重活态流变的基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也需要以物质为载体,但它跟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有很大的区别。物质文化遗产关注静态化存在的固有形态,具有不可再生性,强调对遗产的修复和维护,目的是使其固有形态得以保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传承、可再生的遗产,通过人的活态传承,遗产可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衍变,重点保护的是其中所蕴含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人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追求。以安塞腰鼓为例,作为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发源于作为古代军事战略要塞的安塞,边防多战的历史背景和黄土连天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安塞腰鼓场面宏大、雄浑有力、粗犷洒脱的气魄和风格。安塞腰鼓动作活泼、步伐统一、节奏感强,这是安塞人民独有的艺术创造,体现出在黄沙漫天的恶劣自然环境下依然团结一致、苦中作乐、勇猛精进的精神和情怀。
非遗的活态性和流变性是交融在一起的。“活态流变”的“活”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鲜活,和“死”对应,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人,关注人的社会实践、思想、观念、审美、情感、价值观、创造力等等;二是指活动的,动态的,也就是变化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承人的活态传承不断发展演变,这个过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相并行。对于安塞腰鼓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种舞蹈形式最早脱胎于战争,古时士兵以鼓鸣警,擂鼓助战,击鼓庆功。此外,安塞地区人们普遍信奉神灵,自宋代以来就流行打腰鼓祭天的活动,以此祈祷粮食丰收,百姓安居。而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安塞腰鼓更成为鼓舞人民劳动热情和革命热情、反映新时代的艺术形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安塞腰鼓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娱乐健身活动。同时,外出表演也越来越多,安塞腰鼓逐渐向舞台艺术转化。可以看到,安塞腰鼓的功能是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此外,表演者的性别构成、唱词、动作、服饰等也都有所变化,这些变化符合社会历史的变迁,符合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也是安塞腰鼓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
坚持本真性和相对恒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变与不变的问题。活态流变性肯定了非遗的变化是绝对的,但这个变化不是任意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作为一种传统,它是相对恒定的,它像人类基因一样在不断变化中留存。学者邱春林曾提出“核心技艺”的概念,并将其解释为“决定某项手工艺的特色以及形成人文价值的技艺”,认为传统手工艺在生产性保护中应该守住“核心技艺”,只有明确各项手工艺独立存在的价值,才能构成手工艺文化的多样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可以借鉴这种观点。安塞腰鼓之所以是安塞腰鼓,在于它有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在传承发展中保持不变的存在,使安塞腰鼓这种舞蹈形式是可识别的、可与其他艺术形式区别开的。随着时代发展,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景也发生了变化,但不论是在舞台还是在景区,表演主体一定是一支队伍,少则几个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不会出现单人表演的情况。这是因为气势宏大、粗犷豪放是安塞腰鼓的特有风格,也体现了黄土高原上朴实的陕北人民充满力量、热情直爽的性情,因此这种整体风格是安塞腰鼓的基因,是烙印,是标志,是不可更改的。即使在今天女性表演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所呈现出安塞腰鼓也不应是柔美的、平静的。特质发生变异的安塞腰鼓既不会被当地社区人民所接受,也不会被市场所认可,甚至也不足以再称为“安塞腰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掌握好变与不变的尺度是至关重要的,既不能使非遗项目脱离时代,走向僵化,也不能一味地求创新,迎合市场。
保护传承人,坚持以人为本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往往掌握着高超的手艺、罕见的绝技、精妙的艺术构思、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等,他们熟知行业的规矩禁忌、信仰仪礼等,这些经验与智慧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保护好传承人,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下去的关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从事安塞腰鼓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7%,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目前有两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值得注意的是,安塞县很好地开展了腰鼓进课堂活动,县内的幼儿园到高中,都有相应的腰鼓课程,除安塞以外,陕西省其他地方也积极引进安塞腰鼓课程,其中延安大学的腰鼓专业对地方腰鼓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增进学生对于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对培养潜在传承人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强调当地社区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它们由社区所创造,也应该归社区所享有。当下安塞腰鼓走向舞台、走向景区,当地社区居民对于这种舞蹈形式的情感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更多地把之作为盈利工具,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