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2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从信息文明、双重宇宙、文化数字化和非遗数字化等四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在数字化的“旋涡”中,人们成为新数字空间中的“新移民”的观点。
2022-09-09非遗名录制度的建立改变了戏曲的生态,各地一度濒危的戏曲剧种得到了普遍性保护,各地方戏曲剧种的独特性和与相关剧种的差异性得到了突出强调。但是行政主导和申报评定制的工作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它既是“重申报、轻保护”现象的根源,也导致各级非遗名录“传统戏剧”类别下的戏曲项目出现了诸多瑕疵,许多类似“仿古建筑”的新兴剧种进入了非遗名录。只有深入探讨,提高对文化传统的意义与价值的认知,才是非遗事业行稳致远之道。
2022-08-18在我国,剪纸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见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在民间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民俗学研究范围广泛,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史学更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范畴,阐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规律。而当南京大学教授陈竟将剪纸放入民俗学与史学学科视野进行研究之后,便推出了他的学术力作——《中国民俗剪纸史》一书。
2022-08-18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2-07-15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不断从本体层面进行理论反思与回顾。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非遗的本体特征难以脱离文化遗产的框架和体系,在形态上包括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等不同的本体层次,经由外部特征得以呈现真实性、符号性、具身性、活态性。
2022-07-15日前,文旅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前所未有的合力统筹部署推进传统工艺发展,既是对“十三五”时期“传统工艺振兴”部署的进一步深化,更是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主题的深刻把握,其特点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2-07-01文化遗产作为整体,其本体结构与物质结构和非物质结构三者相互依存,并作为开放性概念,被赋予立法保护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存在形态,难以脱离文化遗产的本体而存在,其呈现出与本体共具的活态特性、与物质体系的同构共生以及与人的主客互动之本质。
2022-06-10近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文化基因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保护专业的设立完善了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体系,为非遗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