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3991232999
邮箱:fyccsx@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一般认为是北宋陕西蓝田吕氏兄弟创制的《吕氏乡约》,它对后世基层社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021-01-20关中是我国建筑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便是华夏营造技意与兴土木的重要反映,是关中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古老营造技艺之一。
2021-01-20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018-12-26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四百多种。
2018-12-26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流行于汉中各县区,并流传到安康、湖北、川北、陇东等地。汉调桄桄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之美。
2018-12-26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2018-12-26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传统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传统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当地劳动人民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专辑代表:樊光安《巴山汉水情》、合辑《紫阳茶歌》等。紫阳民歌剧:《王二嫁嫂》、《茶山情》等。
2018-12-03咸阳茯茶主要特征:水质:泾阳一带水质略咸,与酸性黑茶发酵易于产生有益菌。工艺:原料陈化后,生长金花,即冠突散囊菌;储运:便于运输,适合长期保存。制作:生产技艺比较繁复。
2022-05-07遵循传统中医手法诊断及复位、药垫包裹、夹板外固定,施治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对于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等复位手法独特,“肩关节脱位逆向复位法”“颈椎旋转定点复位法”和“手法整复持续牵引、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等手法为其独创。
2022-04-29仓颉传说是陕西省白水县和洛南县自古以来人们用方言口口相传的、以仓颉造字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它主要讲述了仓颉造字的复杂过程,同时,还包含了用字敬字、降妖伏怪、斗智斗勇、圣人显灵、木石变形、解释节气地名等内容.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