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的陕北,晴空万里,走进绥德石雕艺人汪建勃家,二十多件石雕精品吸引着记者的眼球,今年已74岁的汪建勃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遍遍抚摸着自己珍藏数年的作品,自豪与辛酸感顿生心间,回望自己大半生的石雕生涯,汪建勃有着说不完的话。
1949年4月,汪建勃出生于绥德县薛家河镇谢家峁村,素有“三代石雕世家”的美誉。2008年7月,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那个年代家境贫困,汪建勃辍学早,父亲是一名老石匠,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汪建勃从小就喜欢玩石头,也耳濡目染石头的基本打法,尝试用锤簪垒小石头圈窑,干起来有模有样,从那时起就练下了石头雕刻的基本功,13岁时便凿出了第一个楔窝,不深不浅、不紧不松,石匠们惊奇了:“门里出身,自会三分,是块干石匠的好材料”。
汪建勃自幼天赋异禀,喜欢刻刻画画,攥着泥巴总能捏出个小动物来,拿块黄土疙瘩就能修刻出飞禽走兽或人形,看见啥就会很快画出来,刻啥像啥,画啥像啥,皆惟妙惟肖。超强的美术天赋为日后的石雕手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对石雕的热爱,汪建勃的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实践与认识中得到一次次的提高。在他24岁时,成功雕刻出第一件石狮作品,受到群众与业界的认可,也赢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石雕贵在坚持,要常学常练,还要多揣摩多思考”。40多年他一直从事石雕事业,练就了一手娴熟的石雕雕刻技艺,既能策划,又能雕刻,平时靠揽工为主,没活的时候,就坐在自家院落雕刻,一雕就是数小时,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1995年,在“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师(家)”首次申报、评选、命名工作中,汪建勃雕刻的一对高度约15公分的仿古小石狮,因其精湛的工艺、深厚的美术功底等突出特点获得陕西省民间美术(工艺)技艺奖。
“石雕是一项苦力活,非常考验人的心智,从构思到雕刻、打磨成型,比较耗时费力,吃不了苦头的人就不要干这个活,悟性低、缺乏兴趣的人干不长、也干不了这门手艺”,汪建勃语重心长地说道。
汪建勃在炕头石狮、龙凤、麒麟等方面的雕刻有较深的造诣,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经他的手借助工具雕琢后,便有了灵性与喜怒哀乐。他的石雕作品涵盖种类较多,有飞禽走兽、花草虫鸟、民俗风情等,曾参与绥德天下第一石牌楼、镇川黑龙潭牌楼、延安清凉山、万花山、杜甫祠、张掖大佛寺、河南驻马店、宁夏平罗县武当山等地的石雕建设,他能灵活掌握、娴熟应用圆雕、浮雕、缕空、阴阳刻、线刻等各种雕刻手法,有大匠风采,所雕实物或威风凛凛,或精美细腻,皆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雕刻时脑子里要有活的物像,要融入自己的心性与情感,这样雕出来的东西才不死板,让人眼前一亮”,汪建勃拿着炕头石狮向记者传着心经。
“我从未收过徒弟的一分学费,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所感以及雕刻要点传授徒弟,希望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这门手艺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多年来,他用匠心坚守着石雕技艺,同时也潜心将这门手艺传承,不仅带出了自家的两个儿子,还在外通过“师传徒”“徒传徒”等方式带出几十名徒弟,最小的年龄32岁,个个技艺精湛,能独当一面,将绥德石雕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现在趁我还能干的动,就多出点作品”,这位朴实的汉子坐在地上,双腿搁着毛毯子,将一块石头放在上面,一双粗糙、皴裂的大手紧握一锤一錾,又开始了他日常的雕琢——在为本镇石雕传习所做准备。生命不止,雕刻不息,传承不断,他用工匠精神践行着一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应有的坚守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