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腔成为安康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节目
只要有闲暇,吴成全都不忘练练手
这段时间,吴成全有些忙。刚刚在平利女娲文化广场参加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活动,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安康,参加龙舟节活动的排练。
平利弦子腔,俗称弦子戏。清朝时,民间艺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在原有“莲花落”皮影戏的基础上,用专制弦胡伴奏演唱,每个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调子和劳动号子,作为“喊腔”结尾落拍,故名弦子腔。这一原生态表演形式以平利为中心,流行于毗邻的镇坪、旬阳、白河、汉滨、岚皋和湖北竹溪、竹山、房县及重庆巫溪、巫山等地。“弦子腔声调以平利地方语音为基础,音乐属板腔体,唱腔有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是弦子腔的独有特征。”吴成全说,委婉的唱腔、多样的节奏、口语化和平民化的风格,使弦子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复调八度音程的大跳跃,连续切分音,在中国古典戏曲中被认为是罕见的。弦子腔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目前保存曲目800多个。
吴成全从小就迷上了弦子腔。一有时间,他就打听哪里有弦子腔演出。有时候,为了看一场弦子腔表演,他宁愿跑十几公里路。
吴成全从小记性好,《群英会》《荷包记》《女娲盗镜》《两相喜》《追箱》《松岭钟声》《办年货》《镇村宝》等,都能唱几段。
1979年对吴成全来说是个转折点。那年,年满17岁的吴成全正式被平利弦子腔传承人李健德收为徒弟。
吴成全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他立志要一辈子从事弦子腔表演。为了学到真本事,他每天早晨比别人早起半个小时,从基础学起,唱腔、节奏、传唱,每一个细节他都牢记于心。
经过3年的苦练,吴成全终于成了一名弦子腔艺人。但那时,他依然是随师傅演出,走街串巷,遇红白喜事唱上几场。吴成全真正独立演出是在1983年。那时他主要在平利各乡镇,还有安康汉滨、湖北竹溪一带演出。
22岁时,吴成全结婚。婚后,生活压力增大,他不得不为了生计而暂时放下弦子腔表演。
为了养活一家人,吴成全加入了外出务工的“大军”,到河南煤窑挖煤。尽管身在煤窑,但他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爱好,每到休息时,或者入睡前,他都要哼上一段弦子腔。
后来,孩子逐渐长大,家里的条件也有所改变,吴成全愈发想表演弦子腔。2002年,他回到家乡,重新整理戏本,进山寻找木材,自己制作弦子腔伴奏乐器。
吴成全清楚,弦子腔是一个系统曲目,仅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要想搭起舞台,必须要聚集一帮人,而且还必须都是行家。为此,他把能“拉拢”的人,都仔细想了一遍,想到了能弹会唱的朱加银、吴江银。但当他把演出弦子腔的事提出来时,立即遭到了对方的拒绝。他理解,大家都要生活,表演弦子腔挣不了钱。可是他深知,大家爱弦子腔,大家对弦子腔的感情就像对家人一样。一次工作做不通,他就两次、三次地跑,终于感动了大家,几个人答应加入班社。随后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成立了。
班社创办之初,吴成全就克服种种困难扩大了演出范围。人们在城市广场、社区都能见到他们的演出。“不能只在农村演出,还要把弦子腔送进城市、社区,让城里人、年轻人感受平利弦子腔的魅力,进而喜欢上平利弦子腔。”吴成全说。
这些年来,吴成全除了延续弦子腔传统曲目,还在不断尝试创新,寻找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让弦子腔被更多的人喜爱。他说,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结合,产生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而平利弦子腔,也有同样的发展基础。这几年,经过吴成全改编的平利弦子腔歌曲《相逢知己一家亲》、弦子腔小戏《喜临门》,融入了现代元素,受到人们的喜爱。
2007年,吴成全成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5月,平利弦子腔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吴成全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创办的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也从一个草根班社变成了传承和发扬平利弦子腔的传习所。
吴成全说,无论多艰难都要让弦子腔传承下去。(本报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沈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