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主任廖永霞接受采访
为庆祝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及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走进国图欣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成果
6月10日至7月10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开展。展览将通过“认识非遗”“为什么记录”“工作回顾”“优秀成果展示”和“展望”等章节,系统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工作历程和优秀成果,让公众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观众可现场二维码在线观看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的综述纪录片。
线上领略精彩纷呈的纪录片和讲座
(一)115部纪录片展现工作优秀成果
为便于更多公众参与此次活动,国家图书馆于6月10日在国家图书馆官网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线上展示专区(ich.nlc.cn),发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纪录片。
今年展映的115部纪录片均为2015年以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验收完成的8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项目优秀成果,涉及题材和主体对象丰富多样、拍摄创意和技术手段新颖特别,其中20部为首次发布。在验收过程中,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作品除具有较高的文献及研究价值外,也兼具艺术价值与传播价值。展映以“故事故人”“乐舞多情”“匠心致美”“天人和合”四大单元15个主题,通过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历史等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技艺水平,呈现了非遗之美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公众还可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优酷网等平台观看展映影片。
(二)线上开讲,讲述非遗保护工作好故事
同期,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将在线上与读者见面,读者可关注国家图书馆微信订阅号、官方微博、“方寸大观 国图视听”抖音号观看讲座详细内容。
本次活动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将推出四场主题讲座,邀请来自北京、辽宁、云南、西藏的非遗学者和一线工作者担任主讲人,立足新近研究成果和各地工作的生动实践,讲述非遗项目与其根植之地的文化共生关系,用鲜活实例展示如何弘扬和“盘活”传统文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探讨非遗在新时代传承的新思路。
该活动正式创立于2014年,是国家图书馆持续多年的一项专题活动,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推出。多年来,累计邀请百余位非遗研究和保护专家、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担任主讲人,先后举办“老北京非遗趴”“百草园里识百草”等多场特别活动,连续向公众普及非遗知识和保护理念,弘扬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公众和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受到大批读者和网友的喜爱和关注。
全国图书馆联动,赴一场非遗之约
国家图书馆充分发挥业界引领作用,首次以业界联动形式举办非遗主题活动,邀请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主办本次展览展映。活动期间,106家图书馆同步举办线下展览,72家图书馆将组织开展线下放映,旨在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公众走进身边的图书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略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年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已经成为国家图书馆的一项品牌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图书馆将努力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宗旨,将图书馆服务与非遗保护事业有机融合,鼓励公众主动了解当地特色传统文化事项,进一步展示非遗传承人的精神品质,号召新时代青年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供图: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