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7年支持项目验收结果,浙江省6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含1位需修改补充)记录成果入选优秀项目,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7年支持项目进行验收,此次验收包含各省提交的255个项目成果,验收结果分为优秀、优秀(需修改补充)、合格、合格(需修改补充)以及不合格五档,其中4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需修改补充)及以上,优秀率为17.30%。浙江省提交的20位传承人记录成果中,林媚媚(昆曲)、陈志雄(温州鼓词)、张爱廷(青田石雕)、罗启松(黄岩翻簧竹雕)、嵇锡贵(越窑青瓷烧制技艺)5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评为优秀,林初寅(木活字印刷技术)记录成果评为优秀(需修改补充),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优秀率为30%,其余14位传承人的记录成果均验收合格。
2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对象所属非遗项目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等门类,项目保护地涉及杭州、温州、台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衢州、丽水9市,丽水市缙云县、杭州市拱墅区、温州瑞安市、丽水龙泉市、台州市黄岩区、嘉兴市嘉善县、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永嘉县、丽水市景宁县、嘉兴平湖市、丽水市青田县、杭州市西湖区、衢州江山市13个县市区,共计形成传承人及相关人员口述史访谈200个小时、教学片36.61小时、实践片82.26小时,综述片12.8小时,图片1万张以上、文本168.4万字,并收集相关音像出版物140余个、视频93个、正式出版物186部、音频近200个、电子图片4000多张。
自2015年度原文化部部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以来,浙江省已陆续开展了六批共99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其中2015—2017年度开展的传承人记录成果已完成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连续三年按时提交项目成果且未有验收不合格项目,记录成果数量、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该省历年的传承人记录工作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重视,全省各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非遗中心、项目保护单位的积极配合,以及学术专员的专业指导、摄制团队与传承人的大力支持。记录工程作为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的重点工作,全程由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导实施,做到了团队外包不外分,业务把关不放任,严格管理不松懈,并提供机制保障、学术保障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
依托扎实的传承人记录工作,该省在记录成果的转化、利用方面采取多项举措,包括出版《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在“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发布以传承人记录综述片为基础剪辑的短视频,举办传承人记录成果影像展等,与社会公众共享,让记录成果效益最大化。第二批《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即将在年底出版。
据悉,下一步浙江省将召开2018年度开展的12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自评估会议,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和旅游部的验收做好前期自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