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联合举办的2020年北京市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联展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处长魏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周培,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微,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温宗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张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正安,北京城市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漆艺博士陈秋荣,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非遗传承工作室特聘教师卓凡,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旗,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诗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和各个研陪高校的工作人员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展览以“璀璨京华,巧琢精工”为主题,旨在展示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的非遗风采,传承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展出内容为“瓷·典雅”“漆·华彩”“雕·万象”,作品以陶瓷类、漆艺类、雕刻类为主,展示学员作品近180件/套。展览不仅展示了研培计划参与院校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研培计划成果,还展示了北京联合大学的“非遗+旅游”主题培训成果。
开幕式上,庞微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联展创新构建高校研培互助协商共享平台,是深化研培计划成果、扩大研培交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有益创新与实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讲话精神,指导研培计划参与院校继续做好工作,也希望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再接再厉,以首战标准帮助非遗传承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技能水平,同时也期待非遗传承人创做出更多反映时代特色的优秀非遗作品,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
“非遗的关键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才,研培项目不仅能够为非遗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地传承下去,同时也让很多过去人们很难得一见的艺术绽放了更多的风采。”温宗勇在致辞时表示。
参加本次研培班的学员代表刘佳在发言时表示,“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在学习能力上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开括了眼见与思路,增强了实践能力。本次培训既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也是树立中华民族自信的‘一块砖’‘一块瓦’。”
学员代表彭涛在发言时说,“本次研培在一段时间内不仅让我和其他漆艺学员的漆器工艺得到了提高和巩固,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漆艺学员构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平台,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地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
此外,来自中国戏曲学院学员代表在开幕式上表演了京剧《武家坡》选段,为在座嘉宾展现了国粹京剧的文化魅力。
中国戏曲学院学员代表表演京剧《武家坡》选段
清华大学研培班学员为领导嘉宾讲述作品创作理念
参展学员为参观嘉宾讲述作品创作理念
展厅内,站在自己作品前的河北省张家口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苗氏木雕传承人苗艾香感触颇深,这是她首次参加这样的研培班,“以前认为自己只要带好徒弟,将手艺传承下去就可以了,都是按照之前的一些老套路,参加了这次培训班学到了很多,不仅学到了之前没有过接触的知识,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回去之后一定要努力做好根雕技艺的传承。”
研培班部分学员作品
据悉,自2016年北京市试点实施研培计划以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8所院校,举办了长城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京津冀戏曲传承人群研修班、京津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培训班、“燕京八绝”研修班等研修和培训班46个,培训全国各地、各民族传承人群学员1140余人,涉及金石篆刻、玉雕、雕漆技艺、京绣、剪纸、景泰蓝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昆曲、京剧、评剧、民族服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2020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举办了涉及玉雕、金石篆刻、雕漆技艺、汝瓷烧制技艺、京剧、评剧等非遗项目的研培班5期,培训了来自北京及对口帮扶地区等全国各地非遗传承人100余人。(图片:晨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