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陕西省第四届非遗传承人绝活才艺展示”活动在榆林市榆阳区陕北民歌大舞台成功举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卫东,陕西省文化馆馆长、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等领导出席并和千余名群众一起观看了展演。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和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本次非遗展演活动,是今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安排的一项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让人民参与保护传承,让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本次非遗展演在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激情洋溢的“陕北唢呐”《枣园来了秧歌队》中拉开了序幕。随后,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的《千年红拳 秦风汉韵》、陕北民歌博物馆的“陕北民歌”《五月散花》、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的“合阳提线木偶游戏”《闹春》、吴起县文化馆的陕北民歌原生态表演唱《擀毡调》、神木市文化馆的酒曲《双手手打开烧酒瓶》等节目轮番上演,最后非遗展演活动在陕北煤海艺术团气势恢宏、热情洋溢的《陕北大秧歌》中落下了帷幕,久违而热烈的掌声在剧场里久久回荡。期间,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在室外广场还举办了″陕北秧歌"等10多个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作为陕西省文化馆正在着力打造的特色非遗品牌活动,陕西省非遗传承人才艺展示每年举办一次,此次活动是2018年以来陕西省第四次非遗展示。为了举办好本次活动,同时也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非遗知识,感受非遗绝活,共同营造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人人共享非遗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主办方精心组织有地域特色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演出,通过现场传承人的集中展示和表演,呈现出陕西省非遗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宣传普及非遗知识的同时,展现了陕西民间文化的精髓,让民众深入体会非遗的独到匠心和绝妙魅力,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更好地促进陕西省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活动期间,刘卫东等有关领导还对参与本次展示的单位颁发了组织奖和参演证书。
“我很少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非遗保护重在活态传承,今天的展演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之举,既有国家级项目的展示,又有省市县级项目的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办得很好,今后要多办这样的活动,让非遗传承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非遗传承才有生命。”年近八旬的“陕北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明理说。
“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遗承载着人民的文化记忆,是我们民族的魂脉。让人民群众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在非遗展中体味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认知传统文化的精神真髓,共同传承优秀的陕西传统文化。截至今年,我省共有世界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项目87个、省级项目包含国家级674 个(不包含国家级纯省级587个),市级项目1998个、县级项目5249个。我们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依然任重道远,只有让整个社会意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承,我们的非遗才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