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为了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面提升各级文化馆(站)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打造一支过硬的群众文化的服务队伍,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陕西省艺术馆、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将于2019年7月1日在省艺术馆举办群星风采·第六届陕西省
2019-07-02落户培华学院的省非遗产学研基地,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与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合作共建,旨在通过非遗专家和非遗理论工作者的发掘、甄别、研究、保护;依靠大学师生的整理、创新、再现;通过市场的传承、利用、变现,盘活发挥陕西非遗资源潜在优势,为新时期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有益有效实质性贡献。
2019-06-29据悉,由市委宣传部、市传媒中心、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19榆林市群众文化节,从5月份开始,历时半年,共有广场舞展演、群众广场歌汇、群众合唱展演、陕北民歌演唱会、陕北民歌大赛、群众优秀摄影作品展、群众优秀剪纸展、群星奖获奖作品展演等八大项活动
2019-06-29任宗哲指出,博物院要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的系列重要论述,紧跟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继续深挖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更多有文化品位和经济效益的产品。他表示,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申报、5A级景区创建等方面给予博物院支持和帮助,推动博物院不断发展。
2019-06-27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卡塔尔多哈通过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5年来我省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保护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2019-06-26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与村庄依存度较高。村落经常举办民俗活动,内容丰富。
2019-06-25该剧剧名《米脂婆姨绥德汉》来源于陕北地区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人文标尺。多少年来,“米脂婆姨绥德汉”成为陕北乃至全国人民对男人和女人人格魅力的终极赞誉。
2019-06-24依托商洛花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剧团创排了这部扶贫现实题材剧目《情怀》,并于2018年年底进行了首演。剧目通过刻画商山县广大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奋力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集中表现了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战胜贫困的崇高精神,真实反映了基层干部驻村入户扶真贫、真扶贫的为民情怀。
2019-06-20凤翔泥塑至少有三千年历史。陕西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民俗村建成了全国民间绝活展演广场、中国第一泥塑街,每天都有泥塑、木版年画、刺绣等民间绝活表演,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凤翔泥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曾先后三次登上生肖邮票,泥塑作品还连续几年被选为中央电视台春晚和元宵晚会吉祥物。
2019-06-186月16日上午,伴随着六声庄重绵长的钟声,“农商银行杯”第十九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主题活动在汉江龙舟文化园盛大开幕。自此,这项全市瞩目的文化盛事已赓续了19个年头。
2019-06-18陕北民俗种类丰富,其中一类就是为世界瞩目的剪纸。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它是窑洞窗户上的艺术品,又是女性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她们在屋上寄予祥瑞,又在指尖把心里不与外人道的话,都剪成纸花。原始生命的图腾和寓意通过女性创造而绵延。但在剪纸文化传承里大叔郭宏雄是“另类”的一位。
2019-06-18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大型鼓吹乐,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的交响乐”。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