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出席此次收徒拜师仪式的有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智,连云港市作家张华明,中华航空招飞班主任贾勇,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敏等。在大家的共同鉴证下,弟子李涛入场向师父敬茶,师父向弟子传授师训,徒弟向师父三叩首。
2019-12-1312月11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市政府主办的2019“东亚文化之都”中国西安活动闭幕式在别克·陕西大剧院歌剧厅成功举办,碑林区非遗项目关中礼馍、糖画制作技艺、张氏风筝制作技艺、杖头木偶戏4个项目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9-12-13继第一批碑林区非遗项目“张氏风筝制作技艺、碑林民间泥塑”传承人赴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参加了中国文化日交流活动后,12月2日上午,碑林非遗项目“杨氏太极拳”、“刘氏八卦掌”也前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参加第二批中国文化日交流教学培训活动,让白俄罗斯人民近距离接触碑林非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9-12-0611月28日,由市文化艺术中心、子长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子长县文化馆,子长县唢呐道情协会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北道情(子长站)培训班在子长县文化和旅游局会议室举办。子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分工作人员、子长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子长县道情协会、道情剧团、道情传承人及全县道情爱好者70余人参加了本次开班仪式。
2019-12-0211月27日下午,来自欧新社、美联社、哈萨克斯坦通讯社、日本NHK电视台、《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蒙古通讯社、《中国与俄罗斯》杂志等8家外国媒体的记者齐聚西安,走进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感受古都西安的文化。
2019-11-28黄河从壶口一路奔腾而来,跃过龙门,进入合阳县境内。千百年来,像母亲般温柔滋润着合阳,也孕育出了以黄河文化为母体的绚丽多彩的合阳民间艺术。合阳跳戏就是其中一颗灿烂明珠。清代合阳翰林安锡侯诗云:“舞蹈跻春台,溯源金大定。铙鼓传呵护,时和庆年丰。”说的就是这跳戏。
2019-11-25酒店以陕北窑洞民居和民俗文化为主题,一房一景,将绥德民歌、秧歌、唢呐、石雕、剪纸等非遗文化与景区景点展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植入酒店布局,具有浓厚的陕北黄土民宿风格,让旅客全方位体验陕北生活。
2019-11-19“姐儿生的白飘飘,好似白纸包胡椒,胡椒虽小辣郎口,姐儿虽小抱郎腰……”。近日,由陕西省文化馆、安康市群艺馆选送,旬阳县文化馆表演的旬阳民歌《秦巴山歌》代表陕西,应邀参加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天籁之音 石海之约”第四届西部民歌
2019-11-192018年,西部网《世相》栏目深入陕西各地市,对二十余位陕西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深度挖掘,形成了以“陕西守艺人”为主题的系列人物故事。其中,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技艺传承人陈良顺及儿子陈凌凯将古老的藤编一年卖出4000万,让当地藤编技艺“叫好也叫座”的报道一经发布
2019-11-14汉中藤编技艺在南郑黄官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年48岁的陈良顺是这项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从7岁起学做藤编,到建立自己的工厂打造体系化的产品,从自己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跑渠道,到坐在家中就能接到来自全球的订单,陈良顺与儿子陈凌凯深切感受着阿里巴巴各个平台对从手艺人的赋能。
2019-11-14“剪纸是个传统的技艺,但也可以有创新,参加这次进博会,使我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更多的灵感。” 今年60岁的田亚莉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君剪纸传承人,因为本届进博会首次增设了“非遗”“老字号”展区,田亚莉也成了进博会上的特殊展商。
2019-11-11安塞腰鼓,闻名天下。据专家考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流传于陕北安塞的一种独特民间舞蹈艺术,本地人亦称“花鼓”。最大的阵容可上千人或几千人一起打。它有机地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气势磅礴,风格独特,豪迈粗犷,刚劲奔放,充分表现了陕北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武而又开朗乐观的性格。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