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黄
项目简介
汉调二黄是陕西第二大地方剧种,俗称土二黄、山二黄,简称汉剧。其发端,与古老的秦腔同源异流,为国粹京剧声腔来源的主要剧种。汉调二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唱腔”。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的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的情绪。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面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配以扬琴、三弦、琵琶、唢呐、竹笛等,武场面有牙板、梆子、暴鼓、锣、铙等。角色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十行。汉调二黄脸谱样式众多,传统剧目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代表性剧目有《胡笳十八拍》《清风亭》《二度梅》《打龙棚》《梁红玉》等。
地理位置及分布区域
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地区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汉调二黄主要分布在安康市各县区,西安、汉中、商洛及鄂西北和豫西等地亦有流传。
传承脉络
第一:杨金年,男,1805年学艺,紫阳人。
第二代,舒鸿恩,男,1815年学艺; 查来松,男,1815年学艺。
第三代:陈永富,男,出生时间不详,学艺时间不详;张清寿,男,出生时间不详,学艺时间不详。
第四代:陈寿安,男,科班,汉阴人;史寿保,男,1877年生,科班,安康人。
第五代:邓天满,男,科班,安康人;杨安荣,男,1891年生,科班,1905年学艺,汉阴人;王安中,男,科班,安康人。
第六代:廖承恩,男,科班,西乡人;李玉喜,男,科班,紫阳人;吴玉燕,男,1887年生,石泉人。
第七代:袁胜录,男,1916年生,科班,1928年学艺,石泉人;杨明灿,男,科班,安康人;龚敬荣,男,科班,安康人。
第八代:龚尚武,男,科班,安康人。王发芸:女,科班,安康人;顾铭,男,1944年生,1960年学艺;乐建华,男,科班,安康人。
第九代:王治丁,男,1956年生,科班,1970年学艺;李明,女,1955年生,科班,1970年学艺。
第十代:马静,女,80年代人,现就职汉调二黄研究院;陈珊,女,80年代人,现就职汉调二黄研究院。
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汉调二黄曾广泛流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的汉中、安康、商洛并旁及陇东、川北、豫西、晋东南和鄂西北一带。目前,我市汉滨区有专业团体1个,有业余班社10余个。已抄存传统剧目1032个,音乐资料有五类声腔、44个板式、30余首词牌、200余首曲牌和300余个鼓点,各类脸谱600余个。汉调二黄剧种历史渊源对于研究京剧和“皮黄”腔系剧种的形成和对于中国戏曲文化发展走向的研究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和“活化石”的价值。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安康市汉滨区“陕西汉剧(汉调二黄)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