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曲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三批Ⅴ-22
申报人/申办单位: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
安康曲子是一种民间清唱音乐,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曲牌联唱体;一类是民间歌谣体。两类综合据传有一百零调(即108年曲牌)。既有抒情、细腻的小曲,也有诙谐、风趣的小调;还有高昂、悲怨的曲段。“安康曲子”文词清雅,曲调优美,曲目丰富,音乐瑰丽。由于它的曲调大多短小精悍,好听上口,是清代中期到建国前后流行于安康恒口地区的主要曲艺品种。
安康曲子的曲牌联唱体统称“月背调”。“月背调”一般都是根据书目内容、情节、情绪配以得当的曲牌并将这些曲牌有机地联在一起。以表达曲子书目的思想主题。但不管什么曲子书目都要以“月头”开始,“月尾”结尾。在“月头”与“月尾”之间加入各种不同的曲牌。其中主要有“背弓”、“背尾”、“慢诉”、“紧诉”、“慢钉缸”、“紧钉缸”、“银细丝”、“剪剪花、“诗篇”、“太平年”、“五更”、“哭长城”、等七十多个曲牌。有些曲目仅是“月头”与“月尾”,那么就叫“月调”。因为一般“月调”的词是八句,又叫“八句月调”。凡是一个曲牌套用多段词来演唱,以叙事抒情的,就叫“正弓调”。“正弓调”这一类大都是民歌小调,其中有“十杯酒”、“绣荷包”、“小四景”、“梳妆台”、“放羊歌”、“倒卷帘”、“倒采茶”、“望郎”、“劝郎”、“送郎”、“女贤良”、“十月锁”、“大黄瓜”、“上楼门”等三十多个曲牌。
安康曲子的表演形式为座唱,歌者不作任何动作,而是随着曲目的情绪、音乐的起伏、或强弱、或喜或悲,“吟出来道,做好到曲尽其能,表情达意。主要伴奏是三弦,另外还有月琴、扬琴、琵琶、二胡、笛子等。打击乐有牙子板、花碟、盅子、非子(碰铃)、四块瓦等。在演唱中常常是一人唱,众人合,气氛热烈。演唱安康曲子,从来都叫“念”而不叫“唱”,文词讲究高雅有“室内雅乐”之称,传统上叫“念曲子”,不叫“唱曲子”,以示与“唱戏班子”、“伶人”的差别。
传说,在清朝年间“念曲子”的一般都是举人、进士、秀才之类的文人仕宦之家,“念曲子”自乐消遣或逢年过节热闹热闹。后来流传开去,不光城镇文人,而且城镇中算命先生、理发的、做饭的各行各业都有人唱。到民国年间在恒口农村川道颇为流行,成为农闲自乐或逢年过节不可少的言辞曲雅规整、音乐和谐富于变化的特色。安康曲子表现的多是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风物轶闻这类传统题材,书目内容比较丰富,如《水漫金山》、《秦琼观阵》、《平贵回窑》等。也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爱情、风俗小故事。如《王大娘钉缸》、《二姐娃做梦》、《鞭打芦花》、《秃子闹房》、《酸枣糕》、《劝才郎》等等。安康曲子已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