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三批Ⅶ-23
申报人/申办单位:大荔县文化馆
大荔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大荔刺绣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据考古发现,大荔刺绣艺术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历代流传遍及全县。
大荔刺绣用途广泛,用于衣、裙、鞋、帽、荷包、裹肚、围围、手帕等生活服饰的刺绣,图案多为兰、梅、竹、菊等各式花卉或狮子、老虎、青蛙、凤凰、燕子等飞禽走兽;用于祝寿、婚嫁、满月、二月二药王庙会、社火表演等民俗活动的刺绣,图案多为麒麟送子、连生贵子、观音送子、五子登科、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狮子滚锈球、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海水朝阳以及老虎等。
无论是哪一类的刺绣都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婚嫁时的绣品最常用的图案是“一蔓葫芦一蔓瓜”、“胖娃坐莲”等,期盼多子多福。在花苫鼓用的绣品上则多采用老虎纹样,与当地对老虎的原始图腾崇拜有关。
大荔刺绣大致分为洛北和洛南两种风格。洛北及朝邑一带绣品比较精细,线条轻巧飘逸;洛南一带的绣品比较粗犷朴拙,浑厚阳刚。大荔刺绣针法多样,针工密实均匀。其中绷花技法特点突出,多用在刺绣花朵和动物眉毛等处。用于刺绣花朵,可使其边沿显得整齐;用于刺绣动物眉毛可使动物显得精神十足。
大荔刺绣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国刺绣艺术发展的活化石,也是渭北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近年来,手工刺绣工艺逐渐被机绣所代替,熟悉传统工艺的老艺人逐渐逝世,大荔刺绣亟待保护。大荔刺绣已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