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轱辘灯是清光绪年间,由山东移民带来的一种过年时孩子们玩耍的民间社火娱乐项目,惟陕西省三原县渠岸镇黄毛村独有,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该灯构造新颖别致,由带轱辘的底座、木竹中轴、手扶弧弓和龙凤造型头组成,分为单层灯、双层灯和三层灯三种,每层灯下都有可以转动的轱辘,转动时,每层都是朝相反方向转动。旧时灯上糊纸,现在糊彩色绸布;旧时木竹中轴上绑油灯照明,现为蜡烛和点灯泡照明。人推着玩耍时,木轱辘转动底座,使灯转动,故名为车轱辘灯。
1、多层车轱辘灯在推着走或者后退的过程,每层灯的旋转方向不一,上下层灯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2、灯的外形不一,有石榴型、莲花型、花瓶型等形状组成。
3、玩耍时一般由十几人玩耍,大人小孩均可。旧时由一位担担子的人引领孩子们走步串花,形成“8”字样式队形。并根据山东鼓调时走时停,走时串花,停时伴以山东“五更寒腔调”即兴即景说唱。
4、经历一百多年的演变,现在玩耍时,由一大四小五个牌官灯和十三个孩子组成一个方阵。大牌官灯由人举着定在方阵前方不动,牌官灯上写有村名;四小牌官灯由人举着在方阵四角可来回移动,十二个打扮俏丽的娃娃推灯以四小牌官灯为中心,走“8”字不断变换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