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四批Ⅵ-10
申报人/申办单位: 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有限公司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由山西王宗岳传拳于河南赵堡镇人蒋发,在此地传承300余年。上世纪30年代初赵堡镇第十代宗师郑悟清、郑伯英、候春秀、和学俭等落户西安,传习拳法,此后近百年来,这一古老的拳种在西安扎根发展。
赵堡太极拳包括大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赵堡太极拳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外三合和内三合是练赵堡太极拳的要求。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盘与骨合。练法要求不撒不停、不流水,手、脚身体要互相配合,做到刚柔相济,招招清楚。
赵堡太极拳强调“养生是根本,技击是灵魂”。 赵氏家族认为:武术拳法的生成必定是以竞技实战为前提的,健身应该是附属功能。因此,赵堡太极拳在发扬太极拳健身功能的同时,还具备实战技击特性。赵堡太极拳寓修身、养生、实战于一体,深练浅习,都有收获,这在其他太极拳是少有的,也成为赵堡太极拳最主要的特征。赵堡太极拳已列入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