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四批Ⅷ-119
申报人/申办单位:佳县文体广电局
陕北各地庙宇古寺众多,尤以佳县为最,且营造特点及技艺最具代表特点。
佳县传统寺庙营造技艺利用锯、斧头、刨子、木钻、墨斗等基本工具和各类大小刻刀、油漆工具,借鉴当代先进的建筑技术,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雕刻题材和用材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归纳起来,佳县传统寺庙营造技艺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翼角的处理上能够将北方建筑的稳重与南方建筑的灵巧融为一体,使建筑在稳重的基础上透出清秀的风格。
2、在斗拱的使用上不局限于依据建筑的重要性而决定斗拱的数量,同时根据建筑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斗拱形式,表现出建筑美观大方的艺术效果。
3、在寺庙建筑的营造上以当地的民俗民风为基础。例如在建筑装饰上,多处使用当地的雕刻作品和传统的吉祥图案,在彩绘上也多使用当地的民间作法。使得寺庙营造技艺在当地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4、由于寺庙建筑依赖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且大多建于竹木树林之中,因此,会受到白蚁等昆虫的危害。因此佳县传统寺庙营造技艺在建造之初就采取措施预防白蚁等昆虫的危害,采用了蚁害木构件处灌药灭蚁法、涂药防治法、 灯光诱捕法、木箱监测法等措施进行预防,用挖、喷、灌、涂、诱、捕等综合治理方式对古建筑寺庙内外的白蚁、天牛、蛀虫等进行控制,保证了寺庙建筑长期不受损害。
佳县传统寺庙营造技艺融入了绘画、建筑、雕刻、泥塑及陶瓷等诸多艺术形式和技巧。因而一座寺庙的建设,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艺术之大成。从题材的选择到构图之安排,皆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之精神。
典型的例子是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陕北匠艺丹青,它是指主要流行于榆林、延安地区的城镇及乡村的绘画性装饰艺术,包括建筑彩画、庙宇壁画和炕围画、灶台画、家用木器装饰画、玻璃镜匾画等。
目前,经当地文化部门逐级申报,佳县传统寺庙营造技艺已于2013年9月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