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五批Ⅰ-32
申报人/申办单位:户县文化馆 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度假村
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一千多年来,由于刘海(原名刘海蟾,号海蟾子。五代时燕山人,辽朝进士。燕王刘守光的宰相)修道于终南山下户县大重阳万寿宫玉蟾台而成财神刘海与金蟾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众多真实、完整的活态口承传说。此传说生发于终南山户县而波衍四海。并由此产生了 “终南山刘海金蟾信奉民俗”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历史样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持续发展、民族团结认同,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图注:金蟾吐钱的雕塑(陕西省艺术馆)
《神仙列传》记载,乾化二年(912年)前后,刘海修道于户县终南山下,后来元太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刘真君”,至元武宗时被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全真教奉其为北五祖之一,而成民间“财神刘海金蟾”的传说和信仰民俗。
图注:故事主人公修道地—终南山(陕西省艺术馆)
华夏民间的财神刘海撒钱和吐(背)钱金蟾祭祀活动,刘海财神信奉,吐钱金蟾和背钱金蟾信奉,财神刘海的戏曲、影视及各种刘海金蟾的传统工艺品、“刘海”一词都来源于“财神刘海金蟾传说”。刘海是华夏民间公认的财神之一,吐(背)钱金蟾是华夏民间公认的布财神物。
图注:民间刘海雕塑像(陕西省艺术馆)
自古而今该民俗影响深远,传播广泛,覆盖着华人世界博大的时空,并传至东南亚,囊括语言口承文学、传统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传统节庆、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内容。信奉刘海的民族众多,成为联系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图注:该传说的流传形式(陕西省艺术馆)
刘海金蟾传说,通过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的朴实关中方言讲述的故事,承载着朴素的群众情感和关中语言特点,见证着关中民间语言的发展历史,成就了“刘海儿”一词,展现了刘海勤劳好学、孝敬母亲、勇斗邪恶、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诚实守信、忠贞爱情、善恶有报、保护动物、遵循自然、敬畏自然、追求和谐发展等等,是中华传统美德教化劝善戒恶的典范教材,表现了华夏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图注:该传说故事的书本(陕西省艺术馆)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调查、记录、认定、建档、保存、传承、传播的工作机制;注重项目的整体性、真实性和传承性;通过《非遗法》的不断普及,提高了社会非遗保护意识;通过整理出版、媒体宣传、学校教育、交流展示、传承传播后使濒危状况稍有改善。刘海金蟾传说现已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注:该传说故事的书画(陕西省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