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五批Ⅱ-35
申报人/申办单位: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筝是秦人创始的乐器,是陕西音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之久。公元前237年秦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史记》/《李斯列传》)中“击翁叩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是史料对筝最早的记载。
秦筝早期为五弦,汉唐时发展演变成十二、十三弦,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出现大量秦筝演奏家,很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也大量提到了“秦筝”,“秦筝弹秦声”,“秦筝奏西音”,“秦筝吐绝调”,“秦筝多好音”,“秦筝何慷慨”,“走马听秦筝”充分说明秦筝的刘星,并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地区。
宋辽金元时期齐奏进一步发展,出现十四、十五弦秦筝,双手弹奏技法更加成熟。明清随着戏曲音乐的蓬勃发展,秦筝成为秦地戏曲音乐的伴奏中的主奏乐器。
辛亥革命后,秦筝在秦地逐渐式微,虽有古豳风之地邠州的唐彝铭(字松仙)以及榆林的一带王艮和、王子和、王积云、张方庭、文子仪、白葆金(1914-1983),西府凤翔一带的乐人,以及西安地戏曲界的“击筑弹筝”(1921年8月20日《易俗日报》)等等,但秦筝在秦地却远不如往昔的繁荣昌盛,筝艺活动也空前奇缺。
上世纪50年代,周延甲有感于历史上秦筝艺术的这一由盛而衰和为振兴恢复秦地筝艺活动而提出了“秦筝归秦”,秦地筝人在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为秦筝的复兴奋力实践。
秦筝是秦人秦地演奏秦声的代表性乐器,其依附于秦地戏曲音乐秦腔、碗碗腔、迷胡、长安古乐等,在两千多年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韵味特点。其音阶为欢音(花音)和苦音(哭音)两种调式。
秦筝音乐的变宫、变徵二变之音,具有浓郁的秦地色彩与风格特点,既在于fa、si两音的微升和微降,始终处在游移不定的音高上。就秦筝演奏来说,重在操琴人的手法。秦筝音乐多以徵调式为主,旋法进行多以上行跳进,下行级进为特点,旋律委婉细腻,多以抒情为主。
秦筝音乐“繁音激楚、热耳酸心”(陆次云【清】《圆圆转》)为特点。秦筝演奏继承了唐代左手按弦的演奏技法以及右手大指快速托劈,保留了唐代的“秦筝多撮弦”的演奏技法习惯。以“仁智之器”为的美学情趣与思维方式体现出秦筝艺术的表现内涵。西晋陕西人傅玄《筝赋》曾说“鼓之,则五音发,体和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