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五批Ⅲ-55
申报人/申办单位:志丹县文化馆
洛河战鼓主要分布于志丹县洛河流域,以旦八镇最为突出。洛河战鼓发源于陕北洛河流域的古战场(今陕北志丹县旦八镇附近),它原是古代用于将士出征与战场上鼓舞士气的一种军鼓。后经过不断的变化、演绎为现代锣、鼓、镲、旗帜的表演。
由于古代这里战事频繁,洛河畔的城寨星罗密布。在北宋时期,为了抵御西夏、捍卫疆土、鼓舞士气,时任保安军巡检的狄青带领部队与旗鼓营,在洛河之滨的金汤城、德靖寨(狄青城),以及保安军、顺宁寨等地历经数战。
如今,宋代的战事伴随着洛河的流水,远远地流逝,那些戍边的军人与后人,变营为寨,一代代地把那些旗鼓相传。在志丹县洛河川的旦八镇,原狄青城(即狄家城)的所在地,洛河战鼓一直传到了今天。清代保安知县侯昌铭曾在其诗《狄家城》中写到“连营曾驻武刚车,一片山城号狄家。好水云飞唯山鸽,招安日落尚妻鸦。短衣百战披铜面,断铁千年露戟牙。欲向昆仑呼斗酒,女墙红遍野棠花”。后任知县李嘉绩也在《狄家城》一诗中曰:“桓桓狄武襄,会此建戎略。扼险奋一战,西人尽胆落”。
在三川口之战时西夏军“四山鼓角雷呜,埃烟斗合,蕃兵墙进”,而此时宋军也擂响战鼓排出偃月阵,与西夏部队隔延水对峙。洛河战鼓发源于陕北洛河流域的古战场,它原是古代用于将士出征与战场上鼓舞士气的一种军鼓。后经过不断的变化、演绎为现代锣、鼓、镲、旗帜的表演。
“洛河战鼓”分别由鼓阵、镲阵、锣阵、旗阵四个方阵组成;四个方阵不但会轮流单独进行表演,也会混合在一起同时表演。随着节奏的不断变化和起伏,鼓声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演员腾挪跳跃,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