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五批Ⅷ-151
申报人/申办单位:镇巴县文化馆
洋县传统造纸技艺有1900年的历史。它形成于东汉朝代,由蔡伦在元兴元年(105)首创,并由其养子、蔡氏后裔及龙亭故县乡民在当地及附近推广传播,其后世代相承,保留至今,在龙亭及县域内一些地方有以蔡伦造纸法进行生产的民间构皮纸、龙须草纸、竹纸作坊和遗址。蔡伦在担任尚方令(主管皇家手工作坊的官员)期间曾到龙亭实验造纸,后被封为龙亭侯,又回到龙亭封地推广过造纸。
龙亭蔡伦构纸造纸术有109道工序环节,其主要工序有23道,其中科技含量特别高的有使纤维帚化的制浆、使纸页成型的抄捞、揭离纸页的分纸和使纤维分子氢键结合的焙纸。龙亭东部山区黄金峡龙须草纸则为蔡伦造纸术的传播和发展,其制作有70余道工序,主要工序有20道。
洋县龙亭蔡伦造纸术明显的原生态性为研究我国和世界造纸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研究人类社会进步的活化石。蔡伦发明的以构皮纸为主的植物纤维纸,逐渐替代了社会上流行的笨重的书写品竹简和昂贵的缣帛,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加快了文化传播的步伐,蔡伦在龙亭实验创制而成的光滑、洁白、柔软、轻薄、便于挥毫且价钱便宜的植物纤维纸,科技含量特别高,现代大机器造纸至今依然沿用着龙亭蔡伦造术的基本环节,其制造术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四大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