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老醮会
遗产类别:传统民俗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一批Ⅸ-27
申报人/申办单位:王宁宇
延安老醮会在源远流长的道教真武祖师崇祀基础上融合了佛、儒,并参以民间原始宗教巫术,在重大灾难打击下以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祈保(人畜)平安”为宗旨,以追念、祭奠、超度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大年馑中因瘟疫而死去的“三代亡灵”为纽带,吸纳和承载了礼仪、手工艺、建筑、雕塑、绘画、舞蹈、音乐、说唱、文学等多种文化形式,经多阶段发展,形成一种跨区域、综合性的民间文化活动空间。在延安一带现存活的乡村民间醮会中, 该会建醮历史久、起因清晰、结构发育完整、涵盖地域最广、人文特色与艺术容载量最高、活动影响最大。
醮会的正会日子为农历每年正月廿九、二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会前5天迎“忌口人”到会,开始做准备:与群众一同制作彩笺“平安吊”、“平安符”/制作大型纸扎宝塔/烹制供食/指导勾灯场、幡场。 办会者主要工作有:张挂“平安吊”/跨冰河承挂纸制宝塔/搭建会场佛堂/搭戏台/安排接待等。
会期主要活动有:迎神/打醋坛/楼轿“圈村”(巡山)/上供献祭/诵经/出幡/祭风/扬幡、收幡/分发平安吊、平安符/转灯(转九曲)/楼轿与乐队迎布施、还愿/(儿童)过关/问事(问病求药 )/(为剧团)庆台/安神/(向忌口人)谢茶等。唱戏与陕北说书表演贯串始终。二月初三日的后续事项,有收塔/醮会年度交接移送/清理财务总务等。
其中很有特色的“承塔”,共以彩纸扎成佛塔3座(各高4米),书写红布长联一对,在村口跨河绷以缆索,将佛塔与布联悬掛于冰河上空。大小平安吊(彩纸墨书门笺)、平安符要各制数千副,除布置本村道路、家户、会场、戏楼等处,还要向九大会及所有与会群众分送。
老醮会的会场包括供奉西天古佛、药王菩萨的佛堂、供奉韦陀、祈醮大士的两处神棚,供诵径、上供、歌乐舞表演、儿童过关和群众走动共用的院内空间,远距离的出幡、扬幡、收幡的幡场,转灯的灯场,戏台以及多个灶口;各灶分别供应经师、工作人员、贵宾和群众来客的饮水、饭食(素斋饭)。醮会全部物资一般在会里集体保管,所有村民出工依传统习惯均为自愿和义务性质,全部来客茶饭依例一概免费。
延安老醮会是在陕北源远流长的真武祖师崇拜的基础上,以佛教、道教与乡土巫术相融合的民间信仰为纽带,以“祈保平安”为宗旨,集成了祭祀礼仪、手工艺制作、说唱等多种文化形式,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跨区域的陕北黄土地特色鲜明的民间综合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