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仓颉造字传说(仓颉传说)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国家级第四批Ⅰ-142 省级第三批Ⅰ-19
申报人/申办单位:长安仓颉造字传说——西安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仓颉传说——白水县史官镇史官村(国家级)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长里村村北耸立着一座古台——仓颉造字台,传说,这就是字圣仓颉造字的地方。据考证,此台,是西周时为纪念仓颉而修造的,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仓颉造字台的所在地长安区郭杜境内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据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受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长里村创造了文字,结束了刻木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
仓颉被尊为文字始祖,后人为了纪念仓颉的功绩,在他的老家白水县史官乡杨武村修建了仓颉墓,在他创造文字的地方长里村修建了造字台。周穆王曾在仓颉造字台建“三会道场”,汉魏以后,改建成“三会寺”。唐代大诗人岑参曾来这里游览,有《题三会寺仓颉造字台》诗传世。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亲笔书写“仓颉造字台”石碑立于台旁,残碑至今犹存。
长安仓颉造字传说已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水仓颉庙
仓颉庙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启的庙宇。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生于白水杨武(今北源乡杨武村),葬于武庄(今史官乡武庄村)。墓地建有仓颉庙,距县城东北35公里,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7公顷,仓颉庙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径匀体直,世所罕见,内正殿、后殿为明代建筑,前殿、献殿、戏楼、钟楼、鼓楼为清代及民国年间复修。庙内有古壁画19幅,历代碑刻数十通,40余棵千年古柏坏绕于庙、墓四周,郁郁葱葱,其树龄之久‘树形之奇,殊属罕见。仓颉庙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这里的古柏论起年龄来,可比山东曲阜孔庙、黄帝陵的古柏都长寿,居我国三大古柏群之首.
白水仓颉庙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到黄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