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道情
清涧道情原为坐班演唱,后受到晋剧和山西道情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为一种可在广场和舞台上表演的载歌载舞的民间曲艺形式。清涧道情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赛畜会》、《接婆姨》、《乡音》等。
清涧道情的基本曲调借鉴并糅和了秦腔、眉户、碗碗腔以及陕北民歌的元素,形成具有浓郁陕北地方色彩的音乐,主要曲调有“平调”、“十字调”、“凉腔”等。其唱词与道白运用地方方言,简明易懂,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管子、三弦、四音、板胡、木鱼等。演员表演以陕北秧歌剧、陕北地方小剧的舞蹈动作为基础,并吸收部分戏剧的身姿步伐,动作轻盈活泼,舒展大方。清涧道情在陕北广为流传,生生不息,所以清涧也就有了“道情窝子”的美称。
1942年以后,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道情艺术经历了历史性变革,一首《翻身道情》唱遍天南海北。现在,清涧道情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