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老秧歌
洛川老秧歌有两种风格迥异的流派,分别是洛川县京兆村的“京兆老秧歌”和凤栖街道办南街村老秧歌。
兆老秧歌在明末清初时已非常兴盛。其动作主要以“摆”为主,表演者人数不限,但必须是五人一组,每组由二男三女组成。秧歌的队形有“圆场”、“蒜辫子”、“白马分鬃”等。舞蹈动作有“十字步”、“抖扇步”、“原地扭”等。
凤栖街道办南街村老秧歌是当地艺人受20世纪30年代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驻防洛川期间扭的东北大秧歌的启发后,大胆吸收借鉴东北秧歌的舞蹈特色,使东北大秧歌的舞蹈动作与洛川老秧歌的动作有机结合,形成全身颤抖、扭动,双腿一进三退的俗称“鬼拉腿”的独特演出技巧。这种秧歌唱、扭结合,在“提裙子”表演和“鬼拉腿”动律中表现出质朴、活泼、欢快、风趣的特色。洛川老秧歌现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