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打锣镲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Ⅲ-26
申报人/申办单位:西乡县文化馆
“打锣镲”流传于西乡县白龙镇贯溪村。贯溪村位于西乡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贯溪村座落于牧马河边,座南朝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白龙镇隔河相望。贯溪村的劳动人民长期以耕织和渔猎活动为职。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每年都要举行庙会(船桥会),后来演变成春节灯会。具有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
这里是西乡县通往安康的重要码头,牧马河航程42公里,西航可载有2吨木船,经沙河至城固;东航可载5吨木船入汉江;逆汉江经洋县抵汉中;从汉江流域的白沙渡逆水入子午河到两河;顺流达安康。到二十世纪初,由于西万公路和阳安铁路的通车,航运逐渐衰落,偶见零星小木船航行。至今仍靠一艘船连接贯溪村与外界的联系。
历史沿革
贯溪村,距何家弯、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不远,旧社会这里土地贫瘠,山荒水患,兵灾匪扰,百姓生活十分贫苦。为了祈求神灵保丰收、求平安,修庙祭祀便成了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村落中现有安灵寺一座,据说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现已三易其址,寺内迄今还残存着“三顾茅庐”和“哪吒闹海”的壁画。人们崇拜哪吒天尊,期望借助哪吒太子的神威来镇妖魔、保平安,每年都要举办庙会(船桥会)和春节灯会,开场戏便是打锣镲,打锣镲是演戏酬神闹社火或耍灯时表演的一种双人舞蹈。由此可见,该舞蹈在清代便十分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当地老艺人韩德焕、李厚壁师兄弟俩吸收了民间杂技、武术等动作,极大地丰富了打锣镲舞蹈内容,将每年的春节灯会活动举办的热闹丰凡。而作为排头戏的打锣镲一经登台亮相、群情激奋、欢声雷动。其后,韩世清、韩世秀兄弟俩得到其父亲真传,并发扬光大,为该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文化艺术特征
民族舞蹈打锣镲表达了平民百姓为主体的人群祈福驱难求平安吉祥的心愿。每年举办庙会、灯会所得收入用于个修庙、造船、架桥,体现了民众组织和协作能力,建立了一种自发的民间社会秩序。承载着一定的民俗事象,对早期民俗民风的考察存在有一定的价值。这种舞蹈名为“打锣镲”,实际上并不打“锣”和“镲”,而是舞者手持两个竹扎纸糊的锣镲圈作舞。“打锣镲”套路多而灵活,原有十余套动作,现只传下八套动作,刚劲有力,讲究稳、准、狠,颇具拳术风韵,地方特点十分鲜明,构成了热情奔放、英姿勃勃的艺术风格。从舞蹈风格来看,该舞蹈掺杂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武功特色,吸收了民间花鼓中的节奏,形成了潇洒自如、欢快活泼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原生态性和完整性。在180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整套知识和艺术体系,较好地反映了牧马人舞蹈艺术的独特风格,其地域文化认同作用明显。
传承谱系
旧社会,贯溪村主要住着刘、韩、王、张、李五姓人。老艺人韩世清回忆讲(他的太祖爷在明清时曾任会长,组织过庙会、船桥会活动)。这种庙会所演舞蹈的开场戏便是“打锣镲”。他的太祖爷将打锣镲世代相传,经祖爷传到爷爷韩文仕(清代秀才)时,韩文仕吸收了民间杂技、武术动作,丰富了该舞蹈内容,一并传给他父韩德焕、韩德焕将打锣镲全套动作的套路程式和规律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将全套功夫传给了韩世清、韩世秀和干儿子李厚壁,为打锣镲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历年的春节活动中,贯溪村村民刘代儒、刘银花追随耍灯队伍走家串户自学成才,后经韩德焕、李厚壁指点成为打锣镲舞蹈之主角与韩世清等同台演出,为该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发展状况
贯溪村的先民们长期以耕织和渔猎活动为职,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每年都要举行庙会(船桥会),后来演变成春节灯会,在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中,贯溪村民把模仿动物姿态和劳作的典型动作渗透于灯会的“蹦蹦跳跳”表演之中,使贯溪村既土生土长,又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世代相传繁衍不息。由于自古就沿袭着“传内不传外,传亲不传疏”的习俗,因而造成一种封闭状态,长期局限在一个村中流传,未能广泛普及。许多艺人年事已高,且赢弱多病,很难上场献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后辈子孙追随经济大潮,民间艺术形式后继乏人,濒临失传。2007年我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调查、了解、走访,组织老艺人座谈并反复研讨、挖掘、整理有关资料,聘清老艺人演示,并组织县剧团青年演员进行模拟表演,经过老艺人的传、帮、带及近三个月的培训学习,终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舞蹈以崭新的姿态,从农村走向城镇,由村落搬上舞台,打破传承旧习,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