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横山老腰鼓
横山老腰鼓表演形式多样,通常以舞队的方式出现,有单人打、双人打、四人打、八人对打、群场打等。舞队由伞头、鼓子手、腊花、杂色丑角组成。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自由洒脱、场面穿插频繁、构图对称灵活;腊花含嗔带羞、舞步轻盈,与鼓子手成双配对,眉目传情,使整个舞队表演更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横山老腰鼓始终保持着原生态打鼓技法,保持着粗犷豪放、激越、恢谐的特点和传统品格。横山老腰鼓是劳动人民特有的调剂精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民间舞蹈之一,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产物。它根植于民间,紧紧依附于民俗祭祀活动中。横山老腰鼓现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基本特征
陕北横山老腰鼓是陕北民间舞蹈中的独特品种,其特征如下:
1、既规范又灵活的表演形式:
横山老腰鼓在提取和发展原始材料有益成份的前提下,尽量讲究舞姿朴实、动作规范化,步伐多变,场面穿插频繁,构图对称灵活。
2、既统一又个性的风格特点:
表演时有时会达到情不自禁的程度,使腾空、缠腰、摆头、舞臂、跳转、走翻之类动作更富有艺术个性。
3、既谐调又扩张的舞蹈形象:
上身舞臂动作虽则打鼓,实则怪巧多变,和下身灵活多样的步伐相互配合,构成富有特色的优美形象。
技艺介绍
横山老腰鼓流传已久,是当地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生活和战争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有2人、4人、8人对打。其动物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晰,打法交替穿插。与吹打乐配合,生活活跃,看了使人振奋,给人以力量。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横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遇节必舞。它的竟打性很强,鼓手们一旦跃上场子,比不出个高低好坏决不下场。
横山老腰鼓的影响面很大。1984年10月,深圳、蛇口联合电视剧组,来榆林拍摄《大漠风情》,取了张存有地李应海腰鼓《欢迎土改工作队进村》的一个场面。1985年,陕西省歌舞团强凯所编《横山腰鼓》参加了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民间艺术节的表演。2007年以“横山老腰鼓”命名横山腰鼓成功申报为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被文化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表演形式编辑
横山老腰鼓分文、武两种。“文腰鼓”俗称“老人腰鼓”,一般由老人和孩子组成,三个老人配一个孩子,已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动作表演又称“下三路”,“即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表演显的稳沉平缓,风趣诙谐。“武腰豉”俗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均由小伙子表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速多度,舞姿强健有力,“快而不断,犯而不乱”。动作为“转身击鼓踢腿打,跑跳腾空接跪打,蹦有力跨步打,翻个斤斗蹲步打。”
横山老腰鼓的传统表现形式有: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四种。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四种。
横山老腰鼓的角色主要有:伞头、挎鼓子、腊花和各色杂丑,其所用道具分别有晃子、虎铮、旋子、小钗、腰鼓等。其衣装打扮上下分五色,暗含阴阳五行,所走的场子,为八卦图案。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
服装道具
腰鼓的主要道具有:
虎铮:圆形、中开小口,腹有一珠铃,“伞头”右手中指用红布套于小口,左右旋转,起腰鼓队的指挥作用,古时还有避邪的作用。
伞:又称幌子,长2尺4寸,呈长梯形状,绷布,四面纹有荷花蜻蜓、喜鹊枝梅、蝴蝶牡丹、缠枝莲花图案,顶部为圆形,带穗边,起腰鼓队的指挥作用。
腰鼓:长1尺4寸,直径约7寸,直筒、白茬子(无颜色),比现今腰鼓要大些。
鼓槌 :6寸长的红柳棍,系长红布带。
旋子:(象现今的小马锣 )纯铜手工打制。直径为5寸,音色纯正,为“腊花”所拿。
铰子:(象现今的小钗)直径4寸、拍击时左右手上下搓拍,为“腊花”所拿。
腰鼓服装有:
鼓子手:头包黑布,戴无顶草帽圈,帽口装五彩小纸折花,上身穿钩云布衫,下穿灯笼裤,脚穿黑布鞋。腊花:(是腊月之花,腊梅花的简称,由男性反串)头戴花毛巾,脑后束长腰大辫子,前额五彩珠配小圆镜,身穿五彩老花布大襟衣,下穿两片罗裙,吊穗。
伞头:头包黄绸布,裹战巾,腰扎红绸布,脚穿黑布鞋。
历史渊源
陕北横山老腰鼓在横山流传颇广,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舞蹈形式。它产生的具体年代,至今未见史籍详细记载,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其一,基于横山地处陕西北部边缘,与鄂尔多斯部的乌审旗相连,自古就是兵家逐鹿的地方。相传最早戍守长城的军士,身戴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一传十,十传百,以此传递消息。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作战斗志。鼓是战场上指挥将士前进冲锋的号令。锣是收军的号令。打了胜仗,将士们夜间燃着熊熊篝火,鸣锣击鼓,狂欢起舞,庆祝胜利。走的场子“大滑四门”、“黑驴滚昼”、“转九曲”、“十二莲灯”等便是战时的阵图。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的应用逐渐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长久演变下来,便形成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带有军旅战阵色彩的腰鼓艺术。
也有传说,古时牧羊人,为了调整自己孤寂单调的放牧生活,用一截树根挖成空洞,两头绷上死羊皮,制成鼓,敲而训羊,兼作娱乐。后来加上即兴表演动作,再同吹打乐配合,就发展为淳朴奔放、自由洒脱、富有山野风格的腰鼓艺术。
还有人传说,腰鼓是从祈神的迷信活动中逐渐由祭祀舞蹈发展而来的。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遇庙会,用打腰鼓的方式娱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模仿战鼓形式,把它挂于腰间,加进去形似蒙古人“跳鬼”的动作和自己兴高采烈时的表演,形成一种带迷信色彩的腰鼓形式。
横山老腰鼓影响很大,流传久远。清光绪年间就有横山老腰鼓艺人曾往延安、安塞的真武洞、西河口传艺,民国十七年,横山逃往延安、安塞等地的饥民把横山腰鼓传到那里。因此,安塞腰鼓是横山老腰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流派。由此可见,腰鼓艺术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完整而富有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它根植于劳动群众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地理环境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南部,地处陕北长城沿线中段,毛乌素沙漠南缘。始建于1458年,设县,古称怀远,民国初为别于安徽怀远,遂依境内横山山脉主峰而名之。
横山县辖18个乡镇,357个行政村。海拔900~1500米,年降水量为385.3毫米,无霜期146天。
横山县原称怀远堡,原址在横山镇柴兴梁村,解放初始,为了安全与工作上的方便,县政府设在韩岔,后迁至殿市,1956年迁到今址。全县人口33万。
横山县城坐落在芦河东岸,主城在平坦宽阔的川道,两侧分别为东西山梁,堪称“两山夹一川”,川道内两街一河夹着两条南北走向的建筑群带,东山脚下是静静流淌的芦河水,由南向北直流而去,东岸是滨河路,大街南北长达5公里。
横山城内长街短巷纵横交错,高墙低檐相间排列,错落有致。这里虽置县较晚,但很早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无定河文明源远流长,黄土文化积淀深厚,贯穿县境西北的万里长城境内长约85公里,属明长城遗址。良好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古城历史,处处飘溢着泥土芳香的文化氛围,孕育了陕北横山老腰鼓这一特有的民间舞蹈形式。
主要价值
学术价值
陕北横山老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无论从服装、道具、扮相、舞蹈动律等都极具特点,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综合的活化石,且始终保持着原生态腰鼓技法,为人们了解、研究其形式提供大量极为丰富的材料。它流传于民间,根植于民间,紧紧依附在民俗祭祀活动中,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实用价值
陕北横山老腰鼓是劳动人民特有的调剂精神生活表达精神情感的舞蹈之一,充分显示出陕北人既慓悍威武又憨厚朴实的性格。抢救、保护陕北横山老腰鼓,使其更具蓬勃的生命力,让其传承下去,后继有人,同时也为建设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劳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